|
e_girl09 LV7
发表于 6-8-2009 10: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当艾国家公园
巴当艾是指一条河流。“巴当”在伊班族的语言中是“河流”的意思。1984年砂劳越州成功地在那里建成巴当艾水利发电站,改变了州能源供应的面貌,名扬马来西亚。因此,一般人也把水电站的所在地称为巴当艾。这座发电站位于马来西亚砂劳越州偏远的山区,离斯里阿曼省鲁勃安都18公里,离古晋 274公里。
借出席斯里阿曼潮州公会成立庆典之机,承蒙朋友的热情邀请,在三位友人的陪同下我前往巴当艾参观游览。
当日天气晴朗,汽车从和平之城出发在前往诗巫公路上奔驰,驱车约1小时左右, 便从干路路口转入碎石公路(据报道最近该路段已修成柏油路了),路虽然有点颠簸,但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倦意,能到颇有名气的巴当艾游览,心情十分兴奋。
大约经过50分钟路程的颠簸,车子慢慢顺坡弯弯曲曲而上,片刻雄伟的水坝呈现在你眼前,下车从高处观看,面前是一个广阔的储水库,堵壑而成湖,这个约90 平方公里的储水库形成一个广阔秀丽的湖,烈日普照湖面,浚光华发,湖面碧波万顷, 湖中时有汽艇穿梭,激起无数圈的波涛和浪花。远处山廓隐约可见,峰峦重叠。
在湖的小码头上,纵目四望景物,神矿心怡,看湖那边翠绿丛中,藏着一栋酒店,是旅客享受大自然之美理想地方。随行的朋友告诉我,如在酒店留宿,需事先约定。酒店的汽艇定时来往码头和旅店之间,迎接旅客。
观赏妩媚湖色之后驱车前往发电站,由于我们不期而来,入口处门卫有点为难。经随行人员说明来意,我们便成为贵宾进入发电站游览参观了。没有导游,自寻其乐。
据报道巴当艾水力发电站于1977年开始可行性研究,1980年再次研究求证,1981 年兴建道路等基础设施,1982年兴建水坝与电流输送站设施,还建了5个马鞍型水闸, 同年 7月兴建发电厂,1984年10月开始电力供应,整个工程 4年内完成,比预期计划提早完成3个月。发电厂建成后提供全州三分之一的电力,整个工程耗资5亿6千万马币。
巴当艾水力发电站建成之后当地居民尤其是伊班人受益匪浅。政府为他们迁移修路,建现代化的长屋,提供新的卫生的水源。当年放进湖中的 5万只鱼苗,已代代繁衍,年年有鱼了。广阔的水域已成为一个优美的旅游胜地。
参观发电厂不禁使我联想砂劳越州丰富的水力资源。那里湍急的河流蕴藏着充沛的水力资源。马来西亚水力发电的潜在发电量高达 29000兆瓦,其中百份之七十来自砂劳越州。马来西亚早就计划在砂劳越州拉让谷盆地的巴鲁伊河布拉甲镇上游建立巴贡水电站,建成后将能生产2400兆瓦特的电力,浩大的工程包括建造一个巨型水坝,安装发电设备和先进的电流输送系统以及建设世界最长的海底电缆等,可惜由于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袭击,这个计划耗资 130多亿马币的工程不得不暂时搁置。
离开发电站已是中午了,我们即驱车去鲁勃安都小镇用餐。这个边境小镇风景如诗似画、宁静、朴素。镇上居民约二万多人,土著族群的伊班人居多,他们以种稻米、油棕、胡椒、可可为生,华人仅有百余家,多是开杂货店或是务农,各族和睦相处,人人看起来很高兴,安居乐业。当地居民与边境的印尼南加巴道勿居民也保持着友好的往来,边境不设关卡,彼此来往频繁,人们常常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
时间飞快消逝,我们在小镇上匆匆吃午餐后便赶路返古晋了。一路上车外的美丽景物向后飞逝,此情此景使人不能忘怀,真是山光水色碧悠悠,落日归途又少留, 此景只应长入梦,梦见来日故地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