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陈颖佳<p>林国明(摄)</p><p> 志在成为本地第一所外国综合大学的亚洲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 Asia,简称“亚新大”),由于收生人数欠佳,开课不到一个学期就宣布停办。这所大学有148名学生。</p><p>下月28日关闭</p><p> 亚新大昨天在记者会上宣布,当本学期结束后,在下月28日关闭在继祥路前教育部大厦的临时校园。它也在昨天通知所有学生和教职员。</p><p> 副校长希默(Fred Hilmer)说,由于收生人数比预期低,大学与经济发展局讨论后决定关闭新加坡校园。</p><p> 亚新大在今年3月截止的第一阶段收生活动中,只录取143名缴付全额学费的新生,比预期的300人少一半。</p><p> 校方原本预计今年8月可录取480名学生,但从目前收到的申请表格来看,估计只能达到目标的一半。</p><p> 该大学收到的申请表格虽比学额超过8倍,但由于还在创办阶段,最终决定就读的学生比预期的少。</p><p>收生无法达目标大学将面临财政亏损</p><p> 希默说,收生目标是以大学的营运方案为依据,若无法达到目标,意味着大学将面临财政亏损。每少收20名学生,损失的学费收入为100万澳元。因此,第一年新生人数不达标,将使校方在一年内亏损1500万澳元(相等于1800万新元)。</p><p> “如果包括建造校园所需的1亿4000万元费用,我们需要借贷巨额资金,以维持(新加坡校园)营运。如果没有可观的财政援助,亚新大将无法持续地承担这个财务负担。”</p><p> 在经济发展局邀请下,亚新大在2004年宣布到本地设立校园。经发局当时估计,它能为新加坡创造每年5亿元经济收益。</p><p> 亚新大主校位于悉尼东市郊肯辛顿。该大学去年5月开幕,并在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办先修班课程。第一批学生今年3月12日开课,暂时使用共和理工学院搬出去后的继祥路校舍。大学每年在3月和8月收生,原本计划在2009年搬进樟宜南校舍,最终的收生人数为1万5000人。</p><p> 希默对关闭亚新大表示遗憾。他说:“回想起来,这项计划确实雄心大了点。结束它并不让我们感到高兴,唯一能做的是尽量减少所造成的不便。”</p><p> 亚新大承诺,该校学生所累积的学分将受承认。另外,校方正作出安排,让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成绩合格的将被安排到悉尼主校完成学业。学生将按个人情况获得奖学金,以抵消旅费和住宿开销,但必须承担学费。</p><p> 至于不被录取的学生,校方正同本区域其他大学接洽,安排他们到其他学府完成学业。校方将把亚新大的教职员安排到悉尼或坎贝拉校园任教。</p><p>樟宜南校舍只在打桩阶段</p><p> 据了解,亚新大设在樟宜南的校舍,建筑工程只在打桩阶段。校方将在经发局协助下物色新用户。</p><p>经发局同意,亚新大关闭,并不影响它积极推动的“环球学习场所”计划。副董事经理区嘉冰说,外国学生对新加坡教育服务的需求高,人数取得每年9至10%的累计增长;新加坡仍有条件实现“环球学习场所”的愿景。</p><p> 她说:“我们将继续吸引顶尖学府前来落户。我们有时会成功,有时不成功。我们将从这次经验中吸取教训,和每一所学院合作时,我们将竭尽所能让它们取得成功。”</p><p> 实际上,亚新大发现收生情况不理想时,曾采取各种措施力挽狂澜,并与经发局商讨对策,调整营运模式。</p><p> 希默说,校方花费300万澳元展开宣传工作,比预算高出50%。此外,校方向经发局申请援助金,但由于不符合条件,无法获得额外经费。</p><p> 他说,亚新大呈交给经发局的其中一个建议是把2012年收生目标从1万人减到2000人。他说:“如果经发局接受,我们或许会考虑留下来。”</p><p> 这是经发局吸引外国学府前来设立综合大学所遭遇的第二次挫折。两年前,原本计划在明年前来设立分校的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因为教职员担心言论自由受限制,结果计划被大学评议会和大学理事会否决。</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4 16:05: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