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707 个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16-10-2006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回yibei:</p><p>打人违法,我要拨999![em32]</p><p>&nbsp;</p><p>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p><p></p><p>儿子这趟回家记住了雕牌洗洁净的广告:</p><p>一位白领丽人站在街上,画外音:独立让我坚强,但我也好想回家,想妈妈一直用雕牌洗衣服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烧肉。</p><p>推门一看,父母正在她家厨房刷洗餐具。丽人十分惊喜,深情地喊:“爸——妈——”</p><p>母亲笑而不答,父亲腼腆地说:“你妈非要来……”</p><p>画外音: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想念你,雕牌愿家家团圆。</p><p>怎么样,够煽情吧?[em31]</p><p>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清脆地一遍遍重复这些话,我就下决心要每年带孩子回去进修中文!</p><p>所以,你也回去吧[em3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6 20:54:42编辑过]

chisg LV8

发表于 16-10-2006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p>楼&nbsp;主 所 言 极 是 , 谨 遵 尊 命。 </p>[em10]

秀女々魅影 LV4

发表于 16-10-2006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1]

yibei LV15

发表于 17-10-2006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egilimens</i>在2006-10-16 20:54:00的发言:</b><br/><p>回yibei:</p><p>打人违法,我要拨999![em32]</p><p>&nbsp;</p><p>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p><p></p><p>儿子这趟回家记住了雕牌洗洁净的广告:</p><p>一位白领丽人站在街上,画外音:独立让我坚强,但我也好想回家,想妈妈一直用雕牌洗衣服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烧肉。</p><p>推门一看,父母正在她家厨房刷洗餐具。丽人十分惊喜,深情地喊:“爸——妈——”</p><p>母亲笑而不答,父亲腼腆地说:“你妈非要来……”</p><p>画外音: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想念你,雕牌愿家家团圆。</p><p>怎么样,够煽情吧?[em31]</p><p>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清脆地一遍遍重复这些话,我就下决心要每年带孩子回去进修中文!所以,你也回去吧[em31]</p><br/></div><p></p><p>&nbsp;</p><p>呵呵, 不是110 吗?&nbsp; 频道转换得挺快滴... </p><p>&nbsp;[em32]&nbsp; [em31]&nbsp; [em32]&nbsp; [em31]&nbsp; [em32]</p><p>确实需要带孩子回去进修中文了,现在专挑英文书看,问他哪门功课最难学,答案竟然是华文,伤脑筋呀。</p><p>一直在看LZ的日志,对于其中的“落差”也有相同的感受,有时候会想,如果早十年来新这些“落差”是不是会存在..</p><p>期待LZ的新作,加油!&nbsp;</p><p>[em29]&nbsp; [em29]&nbsp; [em29]&nbsp; [em29]&nbsp; [em29]</p><p></p>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17-10-2006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ibei</i>在2006-10-17 0:08:00的发言:</b><br/><p></p><p>&nbsp;</p><p>确实需要带孩子回去进修中文了,现在专挑英文书看,问他哪门功课最难学,答案竟然是华文,伤脑筋呀。</p></div><p>不会吧!他不才念了一年吗?[em06][em06][em06][em06][em06]</p><p>我儿子现在k2,还天天缠着我要回国念不用英文的学校呢,难道一年以后也会不爱华文了?</p>[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17-10-2006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开始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华文毕竟只是一门功课,其他的科目都是英文教材英文讲解,自然对英文接触多容易接受。孩子阅读英文书籍时很多时候即便遇到生字词,也可按音节拼出读音,同时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而看华文书时,没有一定的字词量,很难抓住意思,慢慢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从而就渐渐远离华文,虽然华语讲起来不会有什么障碍。作为家长,注意到这些问题,尽量避免,应该不会太过严重。[em07]

本地姜 LV7

发表于 17-10-2006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egilimens</i>在2006-10-16 20:26:00的发言:</b><br/><p><br/>当,当,当……</p><p>鸣金收兵!&nbsp;</p></div><p>还是楼主聪明,赶快示出“免战牌”。</p><p>chisg兄,别和他一般见识,还是到美丽版看我今天发的新贴,关心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才重要。</p><p>否则说不定几天后,他心血来潮会把你的大名挂在他的网站上的大字报。[em01]</p><p>老猫最近很忙少上网,让网民们自由发挥(只要不违反版规),你有空就多到“美丽版”光顾。</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7 11:42:32编辑过]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17-10-2006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猫发广告没关系,可别敲边鼓啊,这儿刚消停了[em12]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17-10-2006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居士提醒的极是.我真要注意了.</p><p>这趟回家,我原本带来了全套的小学语文课本、习题集、名校考卷,准备教导儿子华文。但儿子对那套课本毫无兴趣,我也觉得那些文章很无趣,如果没有学校的强制教导,要把那堆东西灌进儿子脑袋里恐怕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p><p>所以我准备从给儿子讲三国演义、岳飞传之类的故事入手了,备选教材还有《射雕英雄传》[em02]</p><p>也许我会培养出一个讲着现代英文,古典华文的奇才呢[em01]</p><p>衷心希望能和众多面对同样问题的家长们多多交流。</p>

legilimens LV15

发表于 17-10-2006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gilimens 于 12-7-2011 17:25 编辑

早起阴天,冷飕飕的。妈妈说今天是白露,所以天气骤变。真佩服老祖宗啊,几千年前就把天气预报得这么准确了!

吃完午饭出去办事,到了著名的中关村大街。

北京的人太多了,满眼密密麻麻的,到处是人头。人多声就大,人声鼎沸描述的就是这种情景。在新加坡呆了几个月,习惯了那里的清静,一时半会儿还真适应不来,好半天,耳朵里都是嗡嗡的。生活了30多年,头一次觉得北京很喧闹,看来凡事就怕比较啊。

北京的车太多了,那些马路,不论是上下六条道、八条道,还是十二条道都被塞了个严严实实。

坐上公共汽车就没法着急了,听任它在车河中嗄悠。新加坡的公共汽车站距离很近,两站之间也就1、2百米吧。有时两三站的距离我通常选择步行。在北京可不行,车站间距至少500米,两三站地我也都坐车了。

有些汽车的站牌上会省略一些小站,所以靠数站确定到哪儿下车就不太可靠。好在售票员服务态度都很好,所以勤问着点儿就不会坐错。如果车上人少,售票员还会记住你到哪儿下,到站提醒你。

北京的公交车基本都配售票员。因为乘客太多了,一个个在门口投币/刷卡上车损耗时间太多,干脆先一股脑上去再买票。而且人多了总有人不自觉买票,所以售票员必不可少。

已经到了秋天,起价两元的空调车就无人捧场了。一辆辆都空荡荡,总有坐位真舒服。车上没有下车铃,都要靠售票员大声喊:"XX站有下车的吗?"若无人应答司机就不再停靠。真佩服那些人到中年的售票员大姐,个个儿都是帕瓦罗蒂的音量,而且字正腔圆,显然是练出来了。

我的第一站是海淀人才。先在下面的北京银行打印出对帐单,再上到七楼的人才办公室。因为是工作日,没什么人来办事。我找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咨询。小伙子特耐心,而且业务相当熟练,对我的问题一一做答。不到十分钟我就完事了。

下一站到房贷担保中心取房产证。工作人员麻利儿地办完了全部手续。五分钟不到我就拿到了大红本。

路过海龙大厦看到中关村电脑节的大幅广告,心中为老公无缘赶上这场盛会默哀两秒。新加坡的森林大厦、福南大厦和中关村的几大电脑城相比简直就是沧海一粟,老公在电脑方面可是骨灰级发烧友,电脑节对他不啻于是一场饕餮盛宴,而可怜的他却不得不在新加坡埋头做工。

最后一件事是到建行打印存折。在银行看了一圈,发现这家没有自动打印机。只好去取了个号55O,小纸条告诉我前面还有38个人,天呢!这少说也要等半个小时啊,实在不甘心坐等。寻摸了一下发现了一位大堂经理。经理要过存折到最近的窗口打印完交给我。一分多钟,完事了!出门前看到又有两位从座位中窜出来,拿着存折找经理打印。哈哈,看来我做了个好榜样哦。

中国的银行比新加坡强,开门时间长,即使遇到节假日也会有些储蓄所开门。而且排队都是拿号,号码纸会告诉你前面有多少人,自己揣摩等不等,愿意等的就找个座位坐下,或看报(有的银行有免费报纸,不是都有)或看电视,反正用不着站着排队。

出了门,在公共汽车站的十几个站牌中(北京很多大站集中了几路,甚至十几路车,所以站牌很多,不熟悉的人得耐心看)找到了能回家的车。等了十分钟,总算来车了,好在这时是4pm,还没到下班高峰,车上还有座位。又在车上晃了一个小时,终于到家了。

算算时间——我从1pm出门,到5pm回家,全部办事时间只有26分钟,剩下的时间都用在路上了。居住在大城市里,时间成本真高啊!

转悠了一趟,对北京有了个总体印象:人多、土大、路宽、车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