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心面对他们

huohua LV4
2006-07-05 · 392 阅读
undefined
版块:
狮城水库
分类: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6 个

huohua LV4

发表于 5-7-2006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爱之病患者受到社会排斥,使许多怀疑自己患病的人宁愿不接受检测,抱着“如果不知道,就不必去担忧”的心理。<p>  这却是政府最忧虑的。如果多数患者不知道病情,也不采防范措施,他们的枕边人就可能受感染,连带影响下一代或其他性伴侣。</p><p> 
 我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起爱之病病例后,每年新病例迅速增加。1990年出现17起新病例,1993年64起,到2001年有237起。截至去年10
月,感染爱之病病毒的新加坡人已增至2332人(包括22名儿童),其中894人是无症状的带病毒者,564人病情已发作,874人去世。不过,这仅是已
知的患者人数,还有不少人不愿面对真相,依然过着危险生活,在无意中把病传染给他人。他们就仿佛是隐藏在社会里的计时炸弹,不知何时爆发。卫生部因此想尽
办法,使检测过程更便利,以鼓励更多人接受检测。</p><p>  但在预防爱之病的课题上,我们必须谨慎,以免欲速不达。卫生部在这事件上的谨慎态度,就获得爱之病行动小组赞扬。</p><p>  的确,当初卫生部表示有意推出爱之病自行检测器时,就有人担心使用自行检测的人能否正确解读检测结果?误解结果或检验器出现误差是否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p><p>  几个月前,一名徳士司机去泰国寻欢后疑染爱之病,回国后食欲不振,最后上吊自杀。家人是在死者去世后才接到他的爱之病化验报告,他没有染病。</p><p>  从这事件可看出病人面对的是多大的压力。这名死者连化验结果还未出来就承受不了煎熬。如果病人在家自行检测,突然发现患有爱之病,究竟有多少人能承受晴天霹雳的消息呢?</p><p>&#160;&#160;&#160;&#160;&#160;&#160;&#160; 随着医术发达,爱之病已有药可医。但许多人面对爱之病病人时,并不把他们当病人来关心,而是将视线停留在这些病人过去的行为,以谴责的目光来评判他们。这又怎能怪带病者不愿面对现实呢?</p><p>  有一回,我访问负责照顾爱之病病人的传染病中心梁玉心医生时,她就告诉我,“爱之病病人得比一般病人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让他们感到活不下去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带来的社会歧视。”</p><p>  要让带病者勇于站出来,社会就必须能在他们现身后,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因为他们的坦白不仅能及早接受治疗,重返社会工作队伍,提高生产力,也能避免疾病在无意中扩散,对社会是一大帮助。</p>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iframe width="100%" scrolling="no" height="80" frameborder="no" framespacing="0" src="http://www.zaobao.com/iframes/ads/ad_B_bottom.html"></iframe>

81454566 LV7

发表于 5-7-2006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大家要正确看待HIV

晴1027 LV7

发表于 5-7-2006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包容去对所有人!

81454566 LV7

发表于 5-7-2006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

飞过也 LV7

发表于 5-7-2006 1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个乐队叫hiv的,还满好听的说

马扎 LV0

发表于 5-7-2006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