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外国工人是干什么用的——值得深思再深思
|
<FONT color=#000000>
<DIV class=quote>
<P><FONT color=#000000>大部分新制造的工作由新加坡人从事,而并不如一些人所担心的落入外国人手中。</FONT></P>
<P><FONT color=#000000>报告显示,65%或7万8400份新工作由新加坡人从事。</FONT></P>
<P><FONT color=#000000>实际上,自1998年以来,新加坡工人数量逐年上升,总共增加18万6400人。反之,外国工人先增后减,自1998年以来增加2万3600人。在2001年至2003年就业市场萎缩时,新加坡工人继续增加,而外国工人却减少。</FONT></P>
<P><FONT color=#000000>人力部在报告中说:“整体来看,外国工人起了缓冲作用。在行情好时,他们支持经济增长活动,在经济不景气时,他们最先丢失工作。”</FONT></P>
<P><FONT color=#000000>本地有64万2400个外国工人,占劳动人口的28%,比1998年的30%底</FONT></P></DIV>
<P align=right></FONT> </P>
<P><IMG src="http://storage.msn.com/x1pUr2osLO3XWipeLntjDdm2-J4tNB1Vy_8P2IN6-BMMP6DO7ermESjWt2g56grpmjIvjUPFAdWDW5451a1KEWIcgNVAAsRF5TVvFTuuQlCBReaof51Fb1ZJ_wWQAinOku-17cowLi9eLM" border=0></P>
<P><IMG src="http://storage.msn.com/x1pUr2osLO3XWipeLntjDdm2zYgMHzTQ7SnrvmFad3vgxPW6m1TdprTj4zhd9H5JpZNjCfuWsW3gmlhqcaQ8k85g8FxYElrEYzyW9-zeAhrgYe0bfrT534llAnJcPCw-Olz4BL-oiahgZM" border=0></P>
<P align=right>摘自2005-10-21 联合早报 第一版</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
|
|
|
|
|
|
此地无银 LV10
发表于 21-10-2005 2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在新加坡经历98的朋友应该同意, 新加坡当时的结构性失业, 是政府不可控制的... </P><P>那是亚洲经济重新洗牌, 劳动密集型工厂大规模转移去中国, 建筑业萧条, 造成新加坡这些行业大规模裁员... 但是新加坡这些低层次员工大多依赖外国劳工, 所以是外劳大量减少.... 这确实缓冲了新加坡人的失业率...</P><P>尽管如此, 毕竟不是政府恶意或故意的... 当时大型企业出走也使政府相当恐慌....</P><P>另外,基本上来这个网的人还是蛮少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工WP... 所以不太受影响....</P> |
|
|
|
|
|
|
此地无银 LV10
发表于 21-10-2005 2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H4>就业市场一片大好
●一年半新增工作12万份 ●劳动人口创纪录 </H4><HR><P><!--STARTIMU--><P> <!--ENDIMU-->● 郭丽娟 <P> 我国劳动人口创下最高纪录,截至今年6月约有226万人就业。 <P> 人力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就业市场自2004年起一片大好,一年半内制造12万份新工作。这远远超过在2001年至2003年之间所流失的工作数量,在那三年期间新加坡流失近3万6000份工作。 <P> 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市场增长的步伐,单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国已增添4万9500份工作。这是去年全年的一倍,也是四年半来工作增幅最大的季度。 <P> 人力部昨天公布“新增工作趋势”报告,分析自1998年以来就业市场趋势和转变。 <P> <FONT color=#ff0000>今年6月,劳动人口扩大至226万人,比1998年初多出21万人。人力部在报告中说:“这是令人鼓舞的现象。在竞争激烈的环球经济,发生一系列经济冲击加上结构性挑战,造成近几年经济环境充满变数,但新加坡还是成功制造工作。” </FONT><P><FONT color=#ff0000> 新增工作主要在服务业,并以较高技能、高增值的工作居多,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及技师(简称PMET)的职位占大多数。 </FONT><P><FONT color=#ff0000> 相反地,新加坡逐渐流失工厂及机械操作员等工作。</FONT> <P> <FONT color=#ff0000>在新加坡工人当中,PMET所占的比例从1998年的41%提高至48%;工厂及机械操作员则从22%减少至17%。 </FONT><P><FONT color=#ff0000> 人力部说:“这反映新加坡经济正在重组,转向高增值、着重知识的经济活动,而较低层次的工作已移出新加坡到成本较低的新兴国家。” </FONT><P><FONT color=#ff0000> 劳动力调查显示,自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人从事的新工作几乎都是PMET工作。1998年至2000年之间,专业人士增幅最大,达44%。他们在去年的月入中位数(median)为4000元。</FONT> <P>失业率未大幅度下降 <P> 另一方面,虽然这一年半来工作大量增加,失业率并没有大幅度下跌。今年6月失业率为3.4%,只比一年前的3.6%微低。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好转更多人加入求职队伍。 <P> 人力部也说:“这同时也显示,教育程度较低的求职者所拥有的技能与新制造工作所需的技能无法吻合。” <P> 劳动力发展局昨天也发表相关的职业配对数据。今年首9个月,约有4万5000人向劳发局和其合作伙伴登记找工作。其中2万人找到工作,成功配对率44%。他们当中,超过一半年龄在40岁及以上,约75%教育程度在中学以下。他们主要加入批发及零售业(12%)、制造业(7%)和酒店及餐馆业(6%)。 <P> 全国职工总会认为人力部所公布的就业数据令人振奋,显示劳资政三方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取得一些成效。 <P> 职总助理秘书长哈莉玛昨天发文告说,新数据让人“雀跃和鼓舞”。 <P> 不过,职总也了解到结构性失业仍然是工人面对的一大挑战,低增值工作已流失到外国去。职总将通过“重新改造职业计划”(Job Re-creation Programme)等各项计划,致力帮助已经或可能受结构性失业影响的工友。</P> |
|
|
|
|
|
|
good99 LV7
发表于 23-10-2005 16: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arolkoh</I>在2005-10-23 15:02:03的发言:</B>
这边的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如何?</DIV>
<P>真实性抵不上数据选择的倾向性。
<P>看来真的是要大选了。</P> |
|
|
|
|
|
|
carolkoh LV5
发表于 23-10-2005 15: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equation LV4
发表于 23-10-2005 14: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此地无银</I>在2005-10-21 22:06:22的发言:</B>
<P>有在新加坡经历98的朋友应该同意, 新加坡当时的结构性失业, 是政府不可控制的... </P>
<P>那是亚洲经济重新洗牌, 劳动密集型工厂大规模转移去中国, 建筑业萧条, 造成新加坡这些行业大规模裁员... 但是新加坡这些低层次员工大多依赖外国劳工, 所以是外劳大量减少.... 这确实缓冲了新加坡人的失业率...</P>
<P>尽管如此, 毕竟不是政府恶意或故意的... 当时大型企业出走也使政府相当恐慌....</P>
<P>另外,基本上来这个网的人还是蛮少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工WP... 所以不太受影响....</P></DIV>
<P>哦 原来还有这东西</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