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FONT size=5> 欧洲各国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做”</FONT></b>
<P> 与旅行社同样兴奋的当然还有即将迎来源源不断中国游客的欧洲各国。据记者了解,很多欧洲国家旅游局早就提前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还未设立办事处的也由使馆相关人员在积极地接洽各方面关系并做了详尽的安排。
对于欧洲来说,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这个潮流,组织和接待好中国旅游者。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欧洲各国业界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大规模的中国旅游团队的到来,如:签证手续、边境检查、交通运力、景点标识、饭店设备、饮食习惯、导游水平、司机配合、人员培训等等,都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加以重视和改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欧洲旅游目的地国为了接待中国游客,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瑞士联邦旅游局及27家瑞士旅游机构、企业早在年初就在中国8个城市开展了推介活动,并将对中国旅行社进行培训,充实中文网站的内容。
德国国家旅游局中国代表徐胜利告诉记者,“音乐德国———沐浴旋律的世界”是德国旅游局2004年全球市场推广的中心主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盛事。除了古典音乐,也尝试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年轻的、创新性的流行音乐形式上。今年的第二大推广主题是“精彩水世界———德国的海洋、河流和湖泊”,热衷湖光山色游的游客可以在拥有20万个座位的800多只船上以及75万多艘运动及休闲游艇上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此外,为游客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德国旅游手册、各城市地图都非常齐备。</P>
<P> 欧洲各航空公司增运力打价格战</P>
<P> 目前各航空公司在中欧航线上的促销时限都在7月中旬以前结束,届时,正好赶上客流上涨。中国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才是各家航空公司滚滚的财源。
随着欧盟国家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境的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预计将有所增长,因此许多欧洲航空公司都开始增加至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运力。
欧洲主要航空公司,如法国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都在不断增加运力,增飞新的线路;去年夏天,法航还宣布将增加飞往北京的航班数,但由于SARS疫情一度延期,今夏这一计划将重新开始实施。
汉莎航空公司4月1日起,将原来每周5班的慕尼黑至广州和上海航线增加到每天一班,还开通了每周3班的慕尼黑至北京航线。
北欧航空公司3月28日开通了上海至哥本哈根航线,每周3班。北京至哥本哈根航线每天一班。
芬兰航空公司也在4月初将每周5班的北京至赫尔辛基航线增至每日一班,并于6月将上海至赫尔辛基从每周3班增至5班。
4月29日,奥地利航空公司开通了上海至维也纳的新航线,每周3班。
在推出新航线外,欧洲各航空公司也开始大打价格战。进入7月,很少降价的荷兰航空公司专门推出特价机票,只要6888元,就可以从北京和上海往返阿姆斯特丹。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表示,整个7月,从北京、上海两地乘坐汉莎航班往返欧洲任一航站将只需6600元,如果在网上订票,这个数字则降低到6190元和6300元。
芬兰航空公司也专门推出7月经济舱特惠价,从北京往返欧洲各地6980元,上海往返欧洲各地6880元。
今年1月至6月,国内航空公司也竞相增开欧洲航线,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等被称为黄金线的市场上相继出现国内航空公司的标志。围绕这场欧洲盛宴,国内航空公司与外航逐渐形成两大市场。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航空公司拼抢点对点航线服务,其中包机团队占很大份额;外航则采用直飞方式,直接将客源一次性争取到位。
</P>[em07][em07][em07][em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