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登录/注册
发贴/Post
忘记密码
房间出租
主人房出租
普通房出租
隔间/佣人房
床位搭房
短期日租
宿舍与寄宿
房产信息
房屋买卖
整套出租
商业地产
狮城服务
搬家服务
冷气维修
物流代购
新加坡旅行社
分类广告
空运海运
票券转让
移民经商
美食街
机票旅游
母婴市场
爱心宠物
服装配饰
鞋帽箱包
美容美发
健康产品
新加坡劳务
求职招聘
家政服务
家具家俬
家用电器
居家日用
摄影器材
电脑电子
手机与平板
体育世界
设计与印刷
车辆交易
留学广告
书籍与教材
家教补习
谈婚论嫁
热门话题
今日狮城
兴趣群
狮城水库
狮城曝光
狮城圈
征婚交友
亲亲宝贝
狮城旅游
投资理财
婚姻家庭
法律互助
车行天下
新加坡留学
狮城留学
AEIS与入学
O/A 水准
雅思/托福
子女教育
兼读与培训
新加坡移民
公民/PR申请交流
SP/EP/就业准证交流
站务论坛
投诉与站务
新加坡狮城论坛
论坛
狮城留学
我是一条搁浅的“鱼”--一个海归的求职遭遇 ...
发贴/Post
altair919
LV4
2004-05-22
阅读 2532
我是一条搁浅的“鱼”--一个海归的求职遭遇
altair919
LV4
2004-05-22
· 2532 阅读
狮城留学
2532 人阅读
|
1 人回复
altair919
altair919
当前离线
积分
229
IP卡
狗仔卡
<P><FONT color=#ff0000 size=4><b>我是一条搁浅的“鱼”--一个海归的求职遭遇</b>
</FONT>
“我是今年回国的留学生。看了《我遇上了“抠门”老板》中讲的老板的事,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我的台资老板也是这样的……可不可以让我讲述苦闷啊?”Diana小姐在电话中忿忿然地道。
9月4日下午,身材高高的Diana小姐如约来到编辑部。她连比带划地表示:“我身高有1米74。也许看上去挺成熟,其实我是1979年出生,年龄还小呢。今年3月我从美国回上海,
本以为自己是美国MPA,在国内找个称心的工作不成问题,没想到回来不到半年,非但没有找到好工作,还遇上了‘抠门’老板。现在我的梦想完全破灭,连自信心都快湮没了,感觉就像一条在岸上搁浅的鱼……”
留学 我的“美国梦”破碎了
我是湖北人。1997年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为了圆“美国梦”,2001年毕业后,我争取到出国留学奖学金,去美国中部一所州立大学政治系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
在校期间,我曾在州地方政府及城郊发展研究所打过工,从事过项目设计、资料信息收集和撰写建议报告等工作。近年来,美国的经济不景气,留学生找工作相当困难。越临近毕业,我也越为前程担忧。
我们学校位于该州首府附近的大学城,当地中国留学生自发成立了留学生联谊会,会长获得硕士学位后去硅谷一家著名企业工作,月薪只有3000美金,而他已是我知道的情况最好的同学了。在去硅谷之前,我们为他开了一个庆祝Party。他很满足地举着酒杯说:“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早日步我的后尘。”其他学理工科的硕士同学,在我回国之前,几乎没有听说有谁已找到了工作。为了留在美国,有的硕士同学只好暂时在酒吧里打杂。还有一位同学更“惨”,毕业后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勤杂工的活,成天在食堂里忙忙碌碌地扫地、擦桌子、洗碗。一次,他一脸愁容地告诉我:“我一天工作20个小时,每小时工资只有5美元,都累得不成人样了。唉,找不到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宁可回国也不会像你这样在食堂里打杂。
很多同学都因为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回国了。我学的是MPA,按理进入政府部门当公务员比较合适。可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大门并没有对像我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敞开。他们说:“你是外国人,怎么能在我国政府工作呢。”我也去企业应聘过,可同样没有结果。
我把自己面临的困境告诉了家里人,可家里人对美国情况不了解,他们希望我留在美国。 “好不容易去美国留学,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打退堂鼓。就是硬撑也要撑下去。”家里人这样说。我有个表姐也是美国留学生,住在波士顿,她也鼓励我留下来:“前几年我毕业时,也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工作,现在情况好多了。你要撑下去啊。”
只有男友支持我回国发展。他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从北京到上海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从事人事工作。“你就回来吧,何必硬撑呢。上海机会很多,有很多大企业。我本科毕业的月薪是3000元,你是美国硕士,如果回来,收入至少翻个倍吧……。”男友在电话里一个劲地鼓动我回国。
大洋彼岸没有我的立锥之地,无情的现实,彻底击碎了我的美国梦。经过一番权衡,今年3月,我拿到该校MPA学位后,即搭机返回上海。
回国 就是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
回国前我经常上网了解国内情况,对这几年“海归派”的情况有所了解。我在北京母校的网站上看到:该校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很强,近两三年的就业率都接近100%,且平均月薪在5000元以上。我想男友是本科生,还可以拿到 3000元月薪,我堂堂美国硕士生,回国后最低的月薪要求也要在4000元以上吧,哪知道现实真是无情,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完全错了!
回国后,在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前,我寻寻觅觅了2个月。我没去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人挤人实在受不了。我通过报刊上的招聘广告找职位,然后再投递应聘信。绝大多数应聘信都杳如黄鹤一去不返。家里人知道我已回国,很关心我在上海的就业情况。可我两个月找不到工作,怕他们知道后担心,很长时间都不敢和家里通电话。接他们电话时,只好支支吾吾含混了事。那段时间,我承受的压力特别大,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从小到大自己都是好学生,从没有让父母担心过。大学4年,我连年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美国留学两年,我又连续获得学校研究助理奖学金。可是现在,我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连一份薪水要求并不高的正式工作都找不到呢?
工作 一边工作一边找工作
5月份,我终于盼来了第一份正式工作。这是一家台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是一位细巧的中年女性,面试时,她用略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笑道:“美国研究所毕业生,是个人才啊,我们企业是很珍惜人才的。我们母公司是台湾著名的大企业,在台湾好有名哦!”她小眼睛一转,竖起两根手指道:“我们这里资深顾问师一般月薪2000元。你是美国硕士,我对你格外看重啦,高薪聘请你当总经理助理,破格给你 2000元月薪,你可要保密哦。当然,海归派拿2000元月薪是有点屈才了。”
天呢!2000元月薪,比我本科毕业的男友还低,听了她的许诺,我差点没晕倒。朋友们知道后,都劝我不要去:“台资企业去不得,口碑太差,你去后一定会后悔。”
虽然这点工资是有点搞笑,但有总比没有好,何况我已等急了,再等下去恐怕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我还是决定去上班。
我的职位虽说是总经理助理,可办公室里所有的琐事都要做。有时我忙得焦头烂额,总经理还要把一堆英文文件交给我翻译:“你英文好,有劳你快点翻译好,我等着用啊。”当我辛辛苦苦翻译完后,她却连看都不看地说:“好,麻烦你把文件放在文件柜里,我有空会看的。”真不把我的劳动成果当一回事。平时,总经理确实很忙,不是忙大事,而是成天盯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复印机换墨盒,照说让行政部门处理就可以了,可她却花了大半天时间研究墨盒,真是太有空了。
总经理对我们盯得特别紧。有次,我上洗手间,回到办公室,见总经理正坐在我办公桌前查看我的电脑。见我回来,她忙堆起一脸假笑道:“我随便看看,随便看看。”后来同事告诉我:“她对我们不放心,常常偷看我们电脑里有没有私人的东西。”
这样的老板,这样的薪水,怎么留得住我?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边工作一边在找工作。两周前的一天早上,我用公司的名义叫了快递,给浦东一家外企投递应聘信,我在信封上用黑笔写了“应聘信”3个大字。中午外出用餐时,送快递的打通我的手机说:“可能地址有问题,没有找到这家公司。”我让他马上把信送回公司。吃完午饭,我又逛了一会街,刚回到办公室坐下,总经理就把我叫去,问我:“你是不是在找工作啊?”没等我回答,她从桌子下面拿出我的应聘信道:“2000元月薪委屈你了,你确实应该另谋高就……”没想到快递这么快就把信退回来了。离开这家公司,我一点不后悔,可是沮丧是免不了的——我的第一份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呢?
反思 不如本科毕业留在国内
这两星期,我还在继续找工作,目标是市场营销部门的经理助理。我知道国内有吸引留学生回国的优惠政策,但主要针对带项目带资金回国的留学生,像我这样既没有资金也没有项目,连工作经验都很少的留学生,在国内就业市场上就很尴尬了。最近,我听说上海将推出一个吸纳万名海归留学生的项目,很感兴趣。我觉得像我这样的留学生为数甚众,可是却没有一个平台可供我们交流沟通。我设想,是不是可以开设一个网站,专为海归留学生服务。
经过这一段的挫折后,我发现,在目前国内就业市场上,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我应聘屡屡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此。我男友正准备跳槽,新企业开给他4000元月薪。对照他的情况,后悔自己两年前本科毕业后还不如留在国内呢。
听说国内还有很多大学生准备自费花上10多万、20万去美国“镀金”,我的遭遇或许对他们有些参考价值吧。
虽然自信心很受影响,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有朝一日必定会有用武之地,只是,机会暂时没有降临罢了。
(应讲述者要求,文中使用了英文名) <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5.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5.gif" align=middle border=0></P>
<P><FONT color=#0000ff size=6><b>海归期待什么样的饭碗?</b></FONT>
最近,漫天舆论一边倒:“海归求职难”成了大众席上一碗鲜羹。工作趋于稳定的人,看到当初的同窗火急火燎地为一份高不到哪里去的“高薪”工作而在职场奔波时,对没有选择留学道路的遗憾多多少少消减了几分;而有些海外名校的归来者屈就于月薪2000的工作时,直接发出这样的感叹: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出国好!
与此同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出国路上前仆后继,孜孜不倦地耕耘。海归派在高薪求职路上猝遭的冷遇,并没有给出国热带来相应的冷思考。
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记者为此采访了刚刚从欧洲回来的马小姐。希望她别样的心情故事,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
留学经济账?划不来!
留学的经济账?嘿嘿,从目前来看是划不来的。
跟我同一个学校毕业的留学生,早一年回来拿多少钱的都有,在北京,拿3000的有,拿1万的有。在别的城市,有的还少,有的还多。
我能拿多少?现在我还不知道。但从现在海归派的就业市场来看,肯定没有太丰厚的收入等着我。
我的背景应该算是不错的:北方某著名大学文科类硕士,毕业后在上海某著名跨国机构工作。
很多人羡慕我的工作和收入,但事实上,压力特别的大。每天我至少有七八个小时“钉”在电脑前,工作很累,没有多少时间动一动。很累的时候就去厕所转一转。不只我这样,大家都一样。因为资历深,他们的收入比我还要高。出国时是1999年,当时已经拿到7000元的月薪。
现在回国,在北京、天津找工作3个星期以来,我感觉,要达到我以前的收入都很难,更别希望在短期内从自己的教育投资中获利。
MBA?没工作!
为什么出国?
很难一言概之,那时候年轻,心浮气躁。总感觉远大前程在天边,外边的世界对自己的诱惑相当大,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也包括很多内心的期望。具体的目标不是特别明确,我就踏上了赴欧洲求学的道路,学的是当时很流行的MBA。
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毕业后,欧洲就业形势一派萧条,不仅中国学生,班上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本国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
欧洲和北美是不同的,它不是移民地区。要想工作,必须有工作许可。只有欧盟内部的人,才可以持本国的工作许可自由流动。来自欧盟外部的人很难获得工作许可,那时你真的感到“劳动最光荣”。
我在一边学第二外语,一边苦苦寻找工作的状态中度过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最后,当地一家很小的公司向我敞开了大门,做的是市场调研。工作一段时间后,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国。
得到什么?无形资产!
有时,我感觉留学生像是西部淘金者:有人发达,有人落魄,有人在寻找中走失,有人在走失中重又找到方向。
对我自己来讲,更是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摸索,有过很多不切合实际的梦想:去读书,去做这样那样的工作,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的生活。到现在,有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感觉。30岁了,重新定位自己;找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算经济账,怎么算得过来?
拿到高收入确实让人得意,拨拉一下很快便能将自己的教育投资和收入算得清清楚楚,亏本了没有看起来一目了然。但事情并不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得出来的。
有一点,我跟以前大不相同,那就是内心平实,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感受对我有多重要?
有很多东西,包括你内心的体验、你的视野、你的心怀是很难用目前的薪水来衡量的,而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发展而言,都是无形资产。
究竟什么变了?
现在中国的高薪白领就业市场跟以前大不相同,这跟以前大学生一入学就意味着稳定的收入而现在失业的大学生满街走,是一样的道理。
所谓高聘或低就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当留学背景所带来的种种技能和专长,比如外语,比如海外经验,都不再是市场急需的稀缺资源时,我们凭什么要求市场为此付出高价?
但是横向比较,海归派在求职路上依然受到青睐。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离不开国内就业的基本面特征,被粉碎的不过是他们或者说我们的“高薪梦”。
在肯定这些事实的前提下,海归自己从时间的长河里,切下回国就业这个横截面,来孤立看问题,去和一直在一个方向上努力的人比收入,有些过于简单和急于求成。
你是不吃草待挤奶的牛吗?
马小姐在跟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外企、国企、还是民营,公司对开出高价的举动变得越来越谨慎。外语好,有海外经验,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本行业的“资深”工作经验才是高薪的决定性的因素。用人单位是“短视”的,希望你能够拿来就用,不需要再培训学习。
在面试时,一个集团40多岁的部长暗地里也向马小姐发牢骚:我是负责战略管理的,但下面的有些事务连我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做这样的工作,拿高薪水,你就像一只待挤的奶牛,谁会管你吃上吃不上草、有没有时间吃草。
市场越趋于理性,越显得无情。马小姐看了看记者记录下的文字,点点头,表示同意。 </P>
<P><B><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00 size=4>中国“海归”每年递增50% 求职难身价贬</FONT></B>
在近期举办的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不少“海归”已经将薪金期待值仅仅指向3000元人民币以上,这与以前动辄几十万元的年薪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才市场上“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的现象今年十分明显,“海归”们就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近两年归国人员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
专家分析说,“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早些年,留学是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利。如今,随着国外教育机构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一降再降,出国留学越来越容易,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因此,近年来“海归”数量大大增加,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另一方面,国内教育日臻与国际接轨,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年增多。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更加看重真才实学和人尽其才,不盲目追求洋文凭。“海归”的贬值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武汉20多“海归”沦为待业青年
</FONT>
【网猴资讯通】中新网12月2日电,据武汉晨报报道,昨日,记者从湖北省对外服务总公司国际人才部了解到,20多位留学归来人员找到该机构求职,但半年来,一个也没“推销”出去。学历与职业资历不匹配,使这些留学归来的“海归”变成了待业的“海待”。
青山叶小姐(化名)今年32岁,两年前,一直从事财务工作的她,花费10多万元赴新西兰“充电”。今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后,叶小姐回汉谋职。最近,她找到为外企提供人才服务的省外服公司国际人才部,希望进入外企工作。
恰好,沌口一家美资汽配企业开出万元月薪,求精通英语的财务经理,叶小姐被推荐过去,然而,出国前一直在基层财务职位上工作、没有干过经理的她,无法令对方满意。与叶小姐一起的另外两位“海归”,也因没有同等职位经历被该外企拒绝。之后,叶小姐甚至表示,宁愿“屈才”从事普通财务工作,而对方又担心她干不了多久就跳槽,不愿“大材小用”。
据介绍,与叶小姐一样变成了“海待”的“海归”们中,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学金融、财务专业的最多。国际人才部负责人说,如今外企用人相当注重实用,洋文凭只代表学历,相关职业经历缺乏,同样不受欢迎。这样使得一批“海归”求高职位求不到,求低职位对方不敢收,形成尴尬境地。
光会外语不再有优势
前些年,只要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就不愁进不了外企。而现在,随着国内外语人才的增多,“海归”们想单凭语言优势求职,已较为困难。
湖北省外服国际人才部一位职业指导师介绍,“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从业经历+纯熟的外语技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最为抢手。她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语人才奇缺,“海归”们就算别的方面欠缺,靠语言优势就能够取得高薪的外企职位。但现在,走出校门的外语人才大增,加上其他专业的人才,在国内通过一些学习机构同样能讲一口地道的外语。
据介绍,在外语语种中,英语的语言优势最弱,近半年,武汉没有一家外企通过该机构求英语翻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需要法、日、韩语人才。
该职业指导师说,这些待业的留学人员要获得职位,首先要摆正心态,将自己放在与其他求职者同等的起跑线上,另外,要努力说服企业,相信自己的忠诚度,自己会珍惜职位并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记者凌云焰) (中新网) </P>
<P><FONT color=#ff00ff size=5>对海归出路的一些个人判断
</FONT>
海龟无非在国内有4条路:
1,去国营企业、单位:
如果你来美国进修仅几年,同时在国内有很好关系,那你太需要回国了。在原单位有很好的领导提携,再加新的“金外壳”,你的升迁指日可待。浙江大学校长是此典型。有老校长周光召的提携,小潘不几年就成了校长了。此类回国的秘诀是学好“三个代表”。讲“三讲”,将党性。紧跟党走,跟自己的领导走,党性的最直接体现是和领导的关系。
要诀:一定要有好领导。如果你出国年头太长,和领导没有很好的关系, 此路不通。
2,去外企:
要诀:对待遇不要太贪心。从低处作起。
如果出国多年,在美国工资已高,千万别想这路。 否则,归比自己还年轻,学历还低的人管,还不如在美国待着。外企真正要的人不是刚从海外学习归国的人员就是国内的专业人士。前者,工资低,白纸好划画,可塑性强。 后者,在国内打拼多年,能马上产生剩余价值。比你就是英语差点。
3,去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老板一方面嘴上将求贤若渴,但腰包里又不想掏钱。搞不好,把你骗进来。种种条件无法满足。人既然已在国内,给你种种新的许诺,把你当花瓶摆摆。洋客人一走。花瓶恐怕就要收起来。还是自家兄弟好用。再说,一帮兄弟跟自己,有了好处,不给自家人,这大哥就没法当了。一方面,老板自己的钱,用起来精打细算,不知你的深浅,为什么给你好处。同时,自家兄弟难融外人。有时就算老板是个明白人,你也难融入企业文化,弟兄文化。
民营企业希望你马上能带美国的钱,技术,或者市场回去。 这个要求不过分。但大部分海龟有吗?
4, 自己创业:
这是最好的回国方式。发挥你多年的美国技术,市场优势,到真可以作些事情。UTSTARCOM是典型。但是,创业就要吃苦,就要讲国情。江浙商人创业跑市场,在火车上作硬板凳,作长途汽车。你有吃苦的准备吗?好多留学生创业出门打的,作飞机。火车起码要软座, KTV,抱小姐,这是创业哪还是享受哪?投资人的钱也不是白拿的。不精打细算,钱化完了,业没创起来,拍拍屁股走人,回美国。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婆在美国的苦等,也对不起在国内的朋友,投资人。所以,创业无论有没有投资人,第一一定要吃苦。留学生创业更多的将理想,将蓝图。如。。COM般讲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明天,我们这般这般就可以如何成功。道理没有错,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我有没有能力,金钱,团队,技术从现实走到理想。不懂现实,不问自身,恐怕没走几步,就踉跄到地,失了血气。先懂现实,然后设计自己的蓝图从自己的现实走到理想是关键。否则,种种的理想都成了谈资,都成了“某某人和我当年设计的事是一样的,他成功了,瞧,我当年设计的蓝图成功了吧。”的呓语。
创业要吃苦,讲现实,少讲空话,打持久仗。只有这样才FROM REALITY TO DREAM。而
不是老让现实给你的理想上课。
回国不是冲动,是一种有计算的冒险。多想想。 </P>[em08]
版块:
狮城留学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海归
海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回答
|
共 1 个
马夹
马夹
当前离线
积分
3760
IP卡
狗仔卡
马夹
LV8
发表于 22-5-2004 22: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P>你不认为这是你的个别现象吗?</P><P>我觉得,</P><P>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只是一种能力的培养,</P><P>现代这社会,一是靠关系吃饭,没关系的,就只能靠能力吃饭,当然,还有一小撮人,可以靠机会吃饭,,,</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整套出租
狮城圈
SP/EP/就业准证交流
居家日用
普通房出租
子女教育
投资理财
求职招聘
手机与平板
狮城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