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冠病患者体内出现变种病毒!抗击病毒刻不容缓!!
今日狮城
1702 人阅读
|
0 人回复
|
新加坡冠病病患体内发现变种病毒,但传染病专家指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变种病毒的传播力和毒性更强。
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必须附着在宿主、也就是患者细胞上,病毒才能侵入细胞,这个刺突蛋白由千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s)组成。
外国研究显示,排在第614位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使变异体从“D”(aspartic acid,即天门冬氨酸)变成了“G”(glycine,即甘氨酸)。
这个细微的改变使刺突更稳定,导致病毒更容易侵入宿主的细胞,并产生更高的病毒载量。
(图片来源网络)
来自英美的研究团队本月初在医学期刊《细胞》(“Cell”)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今年5月,全球冠病病患的拭子样本中,已有近八成出现变种的614G病毒株。
报告也说,虽然病毒突变使传染性提高三至九倍,但不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一个星期前也指出,病毒突变使传播力提高了三成,平均每名确诊者可从传染两三人增加到四人,
他当时警告,香港之前主要是输入病例,持续性本土感染才刚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传染病中心实验室主任林择彬副教授表示,本地冠病病患体内确实发现了614G病毒株,但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显示这个病毒株的传播力和毒性更强。
当局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以及有关病毒的最新信息。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生物资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莫勒—斯特罗(Sebastian Maurer-Stroh)受访时解释,变种是病毒自然进化的过程,
多数变种是没有影响的,只有少数变种会让病毒有更大的“成功优势”。
“变种不意味着毒性一定会加强,反而可能起到相反作用,导致轻症或无症状者长时间未被发现。”
“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变种也可能增强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的能力,以及提高病毒的复制能力。”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