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加坡圈 于 12-5-2016 16:29 编辑
政府将为前囚犯提供更多援助,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内政部政务次长安宁阿敏是在出席“第4届关怀网络”工作计划研讨会时,宣布这个消息。 今年的计划将有三个重点。首先,当局将找出弱势孩童,并让他们同适合的社区计划结合,防范他们误入歧途。此外,当局也将协助囚犯加强他们同家人之间的关系,并让前囚犯在交友计划下,互相扶持,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原因很多,严明的法制,高效的政府,富足的生活等等。但是极低的在犯罪率又是怎么控制的呢?下面小编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探究一下!
政府方面:推出假释与监督计划 政府将助前囚犯自新
“有条件假释制度”旨在帮助前囚犯避免再犯,最基本的条规是他们不能在假释期间犯罪,一旦犯罪,除了会在刚犯下的罪案下被判新的刑罚,他们还必须在监狱服完剩下的假释期。
政府将修改监狱法令,推出“有条件假释制度”和“强制性狱后监督计划”,[关键词屏蔽]齐下的帮助前囚犯改过自新,避免他们重蹈覆辙。
在“有条件假释制度”下,行为良好的囚犯在服完三分之二刑期后不再像目前直接恢复自由身,而只是获得假释。他们在假释期间必须继续遵守当局所设下的条规,如果在假释期间犯罪,就必须回到监狱服完之前剩下的假释期。
毒犯、犯下涉及财物的罪犯并有毒品罪行的前科、严重罪案如强奸和绑票,以及超过15年刑期的囚犯必须接受“强制性狱后监督计划”,出狱后必须进入中途之家或接受在家监督、参加重新融入社区计划。他们同样必须遵守当局所设下的条规,如佩戴电子追踪器、遵守宵禁等。
“有条件假释制度”旨在帮助前囚犯避免再犯,最基本的条规是他们不能在假释期间犯罪,一旦犯罪,除了会在刚犯下的罪案下被判新的刑罚,他们还必须在监狱服完剩下的假释期。 例如一名被判9年刑期的囚犯在服完三分之二刑期后获假释,他的假释期为三年,但在假释后隔年犯案,那他就必须“偿还”剩下的两年假释期。
为进一步贯彻全面关怀前囚犯的方针,特别是那些在重新融入社会时,需要更多援助的前囚犯如毒犯、犯下涉及财物并涉及毒品的罪犯、强奸犯、绑票犯以及刑期超过15年的囚犯,出狱后都必须接受“强制性狱后监督计划”。
提供社区支持与辅导
这个计划会为前囚犯提供进一步的社区支持、辅导和个案管理,也加强前囚犯的监督。前囚犯必须接受不超过假释期,但最长两年的监督。 当局会通过逐步减少对前囚犯的监督,协助他们融入社会,譬如出狱后可能被要求先进入中途之家,过后让他们接受在家监督,然后再重新融入社区计划,逐步适应正常生活。 在中途之家和接受在家监督者必须遵守基本的条规,如佩戴电子追踪器、宵禁、辅导、尿液检查等。在重新融入社区计划下的前囚犯面对较宽松的监督,可能只须接受定期的尿液检查等。
马善高说:“我们会和社区伙伴紧密合作,协助前囚犯重新融入社会。然而,前囚犯本身有责任去克制自己不再重犯,一旦违法,将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
民众方面:推行“黄丝带计划”,鼓励前囚犯融入社会 自2004年开始,黄丝带计划多年来协助误入歧途者重归正道,副总理张志贤说,这个计划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他说,有些人在人生某个阶段可能行差踏错,但只要他们做好准备改过自新,社会就应该施与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共同打造更安全的新加坡。
自黄丝带义跑从2009年开办以来,已有超过四万人参与。活动负责人说,约四成公众是首次参加,显示还有不少人愿意主动了解黄丝带计划。活动筹得的善款将捐给黄丝带基金,协助囚犯或前囚犯重返社会,或给予他们家人帮助。
2015年9月,尽管烟霾迟迟不散,但超过7000人仍依约出席,以行动向前囚犯表示关怀与接纳。新加坡监狱署狱所长陈顺庭说,尽管烟霾情况未好转,出席活动的参与者还是很多。“这也显示一种黄丝带精神,鼓励前囚犯重新融入社会。” 黄丝带义跑对第2次参加活动的黛安娜(15岁)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她的父亲因染上毒瘾,进出监狱多次,令家人很不谅解。但接触黄丝带计划后,她发现父亲也可能因抵不住家人给的压力,而又陷入毒海。
黛安娜说:“身为家人的也有不足之处,我们当时可能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与信任。”
她希望通过参加义跑,传达每个人应该获得第2次机会的信息。“因为人不完美,偶尔会犯错。给第2次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还有他家人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