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病患人数料达5万 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患失智症的人数也将越来越多。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估计,失智症患者将从目前的2万8000人增加到2020年的至少5万5000人。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昨天在第四届国际脑神经智能研讨会上为上述计划举行推介仪式,虽然卫生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无法出席,但她仍通过书面演讲稿表示卫生部将为失智症患者提供更多援助。
她说:“卫生部正着手强化为这些患者所提供的援助,例如增加日间失智症护理中心的床位。至于年轻失智症(Young Onset Dementia),它的起因可能与年长者患失智症的情况不同。年轻患者所面对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可能更大,因为他们还必须工作和养家。因此,我们有必要为这些病患提供更多教育、辅导和社会援助服务。为了更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全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已经拨款150万元,作为多方面研究本地年轻性失智症患者的经费。”
陈笃生医院的调查发现,有4-6成失智症患者的看护,面对显著的压力。
不过更令人忧虑的是,多数的看护往往却是给自己压力。院方指出,如果情况恶化,看护可能会放弃照顾患有失智症的亲人。
陈笃生医院对病患展开了研究后发现,失智症患者的看护难免会有压力。不过一些看护却可能因为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或无法胜任看护的工作,而感受到压力。 医生指出,初期的征兆包括质疑自己做为看护的能力,缺乏自信。
陈笃生医院老年医科高级顾问医林伟雄生表示:“随着时间推移,这可能恶化成自我批评,甚至愧疚和羞耻。我们最担心的是,看护到时会想放弃看护的工作,缴械投降,说我受够了。我不想再照顾我患失智症的亲人了。到时病患将毫无选择,必须住进疗养院。”
院方除了为有需要的看护提供工作坊和辅导,也在进一步研究压力同做好看护工作之间的关系,希望研发出一套系统来准确测量看护的表现,从而推断看护所面对的压力。 年轻失智症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加坡国立脑神经医学院在过去七年内医治超过3000名智能受损的病患,当中大约35%不到65岁就被诊断患上年轻失智症。
为协助病患和他们的家属更好地应付病情,并积极预防症状恶化,国立脑神经医学院(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简称NNI)推出一项全新的NNI智能测试与康复计划。
NNI计划包括康复和教育
NNI智能测试与康复计划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康复和教育;当中包括NNI与失智症协会合作推出,为病患和家属提供及早的刺激、运动和精神支持的ESTEEM计划。在这个计划下,每次的治疗时间长三小时,最多可接受12名病患。这个计划去年12月已开始运作,至今已有六名患者和他们的看护人参与。 此外,NNI也推出一本名为《神经纤维缠结的大脑》(The Tangled Brain)的绘本,通过简明易懂的叙述和图表,让孩童了解失智症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患失智症的亲人应付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不少年轻失智症患者还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青少年很难理解为何自己的父母和别人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