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初老人 農禪寺

2014-12-12 · 647 阅读
本帖最后由 monkey.k 于 15-12-2014 20:20 编辑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以務農維生、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即這次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這棟農舍目前位於大殿後方,一九七一年左右,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一九七五年,農舍落成啟用,一樓作為客堂,二樓則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竹林,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採收竹筍,除供寺內日常食用,也分送給鄰近居民。一九七七年,農禪寺才啟用一年多,老人即捨報往生,沒有太多時間在寺中弘法,不過他以文化教育發揚佛教的理念,以及自力更生的農禪家風,都被繼任的聖嚴師父繼承下來,並一一加以落實。


另一處歷史建築「入慈悲門」三門,則位於大殿入口處,是師父接任農禪寺住持後所興建。隨著師父在寺內弘法時間增加,參加共修的人也愈來愈多,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一九八三年,決定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於是,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入慈悲門」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而目前寺內許多鐵皮搭蓋的建築,像禪堂、齋堂、僧眾寮房、辦公室,同樣也是在需求空間的情況下,逐步增建出來的。

        從面臨拆遷到成為歷史建築 由於師父主持禪七、佛七、講座,帶動年輕人學佛修行的風氣,來寺內出家的年輕人,一九八九年已近三十位,農禪寺儼然也成了培養青年弘法人才的搖籃。不過,一九八九年「關渡平原保護區」的公佈,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為祈求問題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年三月,師父在寺內的念佛共修會上,帶領近一千位信眾虔誦〈大悲咒〉二十一遍,不久後,即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土地,農禪寺的問題也因此獲得解決。


        一 九九O年八月,師父在寺內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法鼓山的方向和目標。隨後,法鼓山各事業體陸續成立,辦公室皆設在寺內;法鼓山舉辦的法會、成長營、讀書會等活動,也都在寺中進行。在法鼓山的成長過程中,農禪寺肩負起經營、推動法鼓山各項建設的重責大任。因緣總是那麼不可思議,原本隨時可能面臨拆遷的農禪寺,在成為台北市歷史建築後,將獲得妥善保存,拆遷問題也隨之化為無形。
   
  永遠的弘法道場 一九七五年啟用後的農禪寺,在僧俗四眾經營支持下,短短三十年不到,成為漢傳佛教在台灣的弘法重鎮;其後,更成了法鼓山發展的中心樞紐;隨著法鼓山佛教園區逐一完成啟用,未來農禪寺的任務,將有另一階段的轉型。即使時空環境不停變更,農禪寺角色也跟著不斷轉換,不過,農禪寺一樣都會在每個時期,都承擔著不變的弘法、護法任務。

http://ncm.ddm.org.tw





download (1).jpg
版块:
佛教法音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9 个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20141202_095305.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202_104243.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202_095447.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202_095704.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202_095821.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1202_095328.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nkey.k 于 15-12-2014 20:17 编辑



[size=14.2857141494751px]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4.gif
20141202_102341.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2-12-2014 21: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
20141202_094626.jpg

monkey.k LV5

发表于 15-12-2014 2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簡介DM開山農舍1_391830485.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