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竟然不能使用方程解应用题?

2014-09-17 · 5780 阅读
刚才和同事聊天,说起孩子教育,小学生的那种鸡兔同笼问题,追及问题等等,用方程轻松能秒杀。但是同事说不行,一道题不光有结果分,还要分步走,必须按照老师讲的那些步骤来,方程解出的只有最后的答案分。
我一下子晕了,如此刻板的教育,有病吧。方程是最符合人类思维的方式,舍宝马不开非要骑自行车?
看来以后孩子还不能过早教方程,否则学了方程,大脑会拒绝用老师教的笨办法去解题的。

版块:
子女教育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19 个

frekiwang LV15

发表于 17-9-2014 1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早期禁止方程为了锻炼思考能力。方程简单易用,但是确实扼杀思考能力的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数减去3得2?

在没学方程之前,孩子会用3+2,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些思考的。

在学方程之后,写上x-3=2,然后因为老师说搬过去减法要变加法,所以x=2+3=5,这个过程是用规则去代替思考。

方程固然重要,相关题目在O水准大约有30%比重,A水准可能依然有10%。但大部分题目和方程无关,思考能力的培养我觉得远比知道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重要,尤其是智力发展比较快的小学阶段。

*PSLE是允许用方程的,老师一般在小6也会开始介绍方程,让孩子同一道题有两个备用手段解决。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17-9-2014 15: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frekiwang 发表于 17-9-2014 14:53
早期禁止方程为了锻炼思考能力。方程简单易用,但是确实扼杀思考能力的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什么数减去3 ...

哈哈,只要plse能用那就ok了,多谢这个信息。
至于方程式和原始方法哪个更能锻炼思维能力,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了,我的数学能力从小到大一直很强,从来不觉得那种原始方法能锻炼什么能力。
另外,解方程一个数搬到等号对面要变号这属于机械思维,没有真正想明白为啥要变。

点评

“搬过去”其实是两边同时加3,而不是真的搬过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7-9-2014 15:28

天崖海角 LV7

发表于 17-9-2014 15: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崖海角 于 17-9-2014 15:32 编辑

同意楼上的楼上的。用方程式固然简单方便, 可是小学生却失去了宝贵的思考能力的锻炼。现在孩子的一些数学题,如果用方程式会很容易做出来, 可是我从来没有跟孩子提起过有关方程式方面的知识, 我自己也在尝试不用方程式来解题。

天崖海角 LV7

发表于 17-9-2014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做奥数题, 有个关于shortage and access的章节, 书上有一个model, 孩子照着这个model做, 很快而且很正确。可是后来我发现他其实不理解model为什么要这样子做。所以我要求他每一题重新做, 还要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认为孩子不仅要懂得怎样解题, 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解。这样才算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look5 LV5

发表于 17-9-2014 15: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什么时候学的方程式,反正后来是只懂用方程式思考了。
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问我数学题时,我就教给他方程式的解法,看他一脸疑惑的表情,估计我说的跟老师教的不一样,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照我说的去做。
当时没想到老师不允许这么做,不懂有没有害到儿子。

点评

没有的事啦!据我所知,版主的儿子是相当优秀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7-9-2014 16:21

celeste LV8

发表于 17-9-2014 15: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六的时候可以用方程式。

julie.wzy LV5

发表于 17-9-2014 16: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方程解题,答案正确就得分,但如果计算错误,是不给步骤分的。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新加坡这种解题方法,发现它比方程更能够拓展思维能力,有时甚至比方程简单。
让孩子多掌握几种方法未尝不是好事,也能互相验算,提高准确率。

男人如树 LV15

发表于 17-9-2014 16: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简直无语了. 只能说感谢楼主经常来子女教育坛活跃这里的气氛. 呵呵.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17-9-2014 16: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如树 发表于 17-9-2014 16:43
我简直无语了. 只能说感谢楼主经常来子女教育坛活跃这里的气氛. 呵呵.

有高见就说出来听听,说些阴阳怪气的话,只能让人鄙视。上过大学吗,学过基本的数学吗?

点评

我不介意被你鄙视, 因为我觉得咱们差着辈份呢,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8-9-2014 12:13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