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研究雇主是否利用 S准证底薪“漏洞”

96333 LV15
2014-08-06 · 18811 阅读

一些雇主可能故意压低外籍员工的基本薪金,再通过补贴(allowance)把整体底薪(qualifying salary)拉高,以符合S准证要求。不过,基薪计算的加班费也因此被压低,结果外籍员工的整体薪水比本地职员低。

人力部长陈川仁昨天回答再纳(白沙—榜鹅集选区)询问时说,当局需研究这个情况的细节,并将着手探讨是否有雇主利用这一“漏洞”。

另外,S准证的底薪要求去年7月从2000元上调至2200元,有雇主提议把可变动补贴、花红和常年工资补贴计算在底薪要求内。

陈川仁说,一旦这么做,外籍员工若在某月份因补贴或花红不足而无法达到S准证底薪要求,当局就必须撤销他的准证,这是不实际的做法。因此,只有固定月薪部分才能被计算在工作准证的合格条件内。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 ... thash.fksKNf4y.dpuf




这个的确是存在这个问题的.


看来政府要冲这个方面去 压缩SP了
分类:
SP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210 个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6-8-2014 20: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barneylam 发表于 6-8-2014 17:49
你他妈算哪根葱 怎么这么不自量力呢

就这傻叉一样的,学历最多到破里,滚粗吧

小眼睛东东 LV9

发表于 6-8-2014 1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睁只眼闭之眼就过去了,现在可能要控制sp,又这查那查。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6-8-2014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这位部长水平太有限。还不如换我来干。建议多来狮城论坛看看,用补贴算什么,直接虚报薪水然后每个月从员工那里收回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漏洞。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6-8-2014 1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漏洞就是报给政府一个薪水,然后私下里让员工返还。这个漏洞很难堵,除非使出绝招,激发人性中的恶来以暴制暴。
那就是鼓励员工告密,只要能提供完整的证据,可以一次性获得合同期内所有薪水数倍的奖励。
但是,这样的后果也难以预料。毕竟干这种事情的公司,基本上就是靠偷鸡摸狗赚点小钱的,处罚力度大了,估计就倒闭了,员工就失业了。这也同样不是政府想要看到的。

good99 LV7

发表于 6-8-2014 16: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毛毛 发表于 6-8-2014 11:46
最大的漏洞就是报给政府一个薪水,然后私下里让员工返还。这个漏洞很难堵,除非使出绝招,激发人性中的恶来 ...

结果就是管不过来
新加坡是法律社会,你告密也没用。人家要事实,然后证据。
之后是部长说了没用,要上法庭(公仆本色)
法庭排期6个月
员工好吃好喝(谁付钱)还是在外面自己找钱?
最后法庭还不知道怎么判(证据,证据)。
如果判了,公司提前结业了。。。。
法律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学习吧。以暴制暴是不可能的,那是暴君喜来。部长不可能没想到这些东西的,人家聪明着呢,至少精通法律规范

good99 LV7

发表于 6-8-2014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人和聪明的,什么都能找到lobang

barneylam LV13

发表于 6-8-2014 17:4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毛毛 发表于 6-8-2014 10:51
嘿嘿,这位部长水平太有限。还不如换我来干。建议多来狮城论坛看看,用补贴算什么,直接虚报薪水然后每个月 ...

你他妈算哪根葱 怎么这么不自量力呢

269413965 LV15

发表于 6-8-2014 20:4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毛毛 发表于 6-8-2014 20:32
就这傻叉一样的,学历最多到破里,滚粗吧

毛哥又出来看人低啦?!…
你的头像真可爱~

金毛毛 LV6

发表于 6-8-2014 2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99 发表于 6-8-2014 16:48
结果就是管不过来
新加坡是法律社会,你告密也没用。人家要事实,然后证据。
之后是部长说了没用,要上法 ...

怎么可能管不过来,重罚一个,其余违规的就会吓得再也不敢干类似的事情。就如同新加坡如此多的汽车,绝对比企业要多好多倍,每个都可能闯红灯,但是你啥时候听过管不过来?
告密的意思就是自己收集确切的证据来证实公司违规,要不就是诬告。
至于上法庭要排期有啥,排就是了,员工要么在新加坡继续找工,要么回国发展,需要作证再过来。公司关闭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干啥的。所以你列的那些都不是做不到的理由。

关键理由只有一个,我之前也说了,政府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经济,重罚公司会导致公司破产,员工失业,新加坡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更新换代到公司都要是高大上的地步,所谓的水至清而无鱼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干这种事情的人,月薪不会超过2.5k,基本属于总理所说的过客,反正是外劳的损失,何必去较真呢。除非搞得太过火了,要不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