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5 个

毛毛5101 LV14

发表于 10-3-2014 1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一直刷新闻,连半夜孩子醒了,弄睡之后也爬起来拿手机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再睡觉。
也不知道想看到找到的消息还是找不到的消息。
貌似都不是好消息。
祈祷平安

Lxy_0000 LV17

发表于 10-3-2014 11:5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是哦,另外昨天在越南海域发现了两条飘浮在海面的油带,不知道是不是与失踪的飞机有关,进一步关注!

1975 LV6

发表于 10-3-2014 12:4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要转不切实的消息 这样也是在帮失联家属

风满袖 LV10

发表于 10-3-2014 1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薛艳雯 张源培 任沁沁)失联已逾40小时的马航客机究竟在哪里仍是谜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个疑云重重的事件,已经在中国触发了人们对新媒体时代传播伦理的反思.
       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
       社交媒体上,在为生死未卜乘客祈福声中,在寻找亲友消息的请求声中,各色失实报道甚至谣言一度“满天飞”,不断挑动人们紧张的神经。
       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中,在北京丽都饭店的家属集中区,上百名记者挤在狭小的走廊,每有人进出,都会引起骚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中,家属掩面快步走过。有数名家属到达,立刻被某些记者围住。一名年纪较大的男性边甩开双臂开路边喊“一边去!去!”而同行的一名女性则对记者大喊:“你们有没有家人?你们有没有家人!”
       不仅是让家属情绪失控的“围攻轰炸”式采访,一些媒体发布的家属相拥痛哭的新闻照片和镜头也遭到舆论谴责。很多网友和媒体同行呼吁媒体人自律自尊,做“有人性”的新闻。
      “多追问马航,而不是乘客的家属,他们此刻知道的飞机信息不会比你更多。已经有媒体发布大声痛哭的家属的照片了,画面里看到一圈照相机和摄像机围着痛苦万状的他们在拍摄。给他们应有的空间和尊严,即使你记不住新闻的伦理,也应该记得作为一个人的准则。”网友“@许文广”在微博上写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史论部副主任赵云泽说:“围堵采访这种行为是粗暴的,记者不能因为职业要求而忽略对当事人和家属的隐私保护以及情感关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指出,一些记者报道失范还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不足,他们以为只要能抓到采访就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指出,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新闻人”的概念已经从专业新闻从业人员扩大到每一个公民,都要培养“媒介素养”。每个参与报道的人在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之前,首先要有“人之常情”,学会尊重人,保护人。
     8日晚,很多微信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分享这样一则“越南通讯社报道”——“发现失踪的MH370,漂浮海上,大部分机身没入水中,乘客集中于尾部,部分乘客靠救生设备散落在周围水面等待救援。”随后不久,天涯社区网民“巴蒂斯图塔”承认,这是其“祈祷”出现奇迹而杜撰的假消息。
        事情让人揪心,而层出不穷的消息真真假假,叫人乍惊乍喜,更是“虐心”。有网友吐槽,“看了一天假新闻、谣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指出,微信中谣言传播的新特点,值得关注。“与微博相比,微信属于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具有个人通讯的特点,法律比较难以介入,因此微信谣言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只能靠自律。”
       匡文波说,虽然一些出于“善意”的谣言比恶意捏造的谣言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看似小些,但同样会对从网上获取信息的乘客家属和朋友带来心理伤害。尽管一些虚假信息是出于好意,但可能会造成对救援工作的误判。”赵云泽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说,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微信上,每个人都有大家相互信任的社交圈。这更要求说话要谨慎,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由”,影响了别人对事物的判断。
       “这次失联飞机上还有我的一位朋友在,我比谁都希望早点了解信息,也非常关注。”全国政协委员王东林说,“但我们不会传谣。”他说,自己在朋友圈看到某一消息后会跟进,但如果不能确认消息可靠性,是不会随便转发的。
      王东林指出,面对社交媒体时代的谣言,有时候单靠自律或自觉很难构成约束力,需要一定的法律措施,如事后追究。如果制造谣言,产生不良影响,要承担责任,让信息传播者在获得充分话语自由权的同时,也承担义务。


Lxy_0000 LV17

发表于 10-3-2014 21:3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新闻中证实:越南海域那两条飘浮的油带与失踪飞机无关!

婴儿的眼睛07 LV9

发表于 11-3-2014 15: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婴儿的眼睛07 于 12-3-2014 09:58 编辑

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确切消息, 刚得知150多名中国乘客中, 有将近1/3是 80后, 不知道这些因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家庭,该是如何沉重的打击...

Lxy_0000 LV17

发表于 11-3-2014 16:1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xy_0000 于 11-3-2014 16:17 编辑

太惊人!!
2008+5+12=2025(汶川地震) 2011+3+11==2025(日本地震) 2014+3+8==2025(飞机去哪了)
全是时隔三年,纯属巧合嘛? 还是2025年要有大事发生?

风满袖 LV10

发表于 11-3-2014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婴儿的眼睛07 发表于 11-3-2014 15:22
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确切消息, 刚得知150多名中国乘客中, 有讲究1/3是 80后, 不知道这些因独生 ...

打击肯定是大的。唯一的孩子成年,又没了,好一点的情况可能孩子已成家立业或有了第三代,对那些丧子或女的父母来说心灵还有所寄托,一些晚婚的或未婚的80后的父母怎么办,当年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个好“,现在看看,多惨,如果父母尚年轻还可以再生育,那些80后的父母少说也50了,生不出来啊。我看过一些国内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的访谈,孩子没后,他们整天生活在恐慌中,内心孤独,生活无方向,心灵无寄托,种种。。。如今二胎政策稍稍放开,希望上一代的悲剧别再重演,哪怕少些也好。

风满袖 LV10

发表于 11-3-2014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Lxy_0000 发表于 11-3-2014 16:16
太惊人!!
2008+5+12=2025(汶川地震) 2011+3+11==2025(日本地震) 2014+3+8==2025(飞机去哪了)
全 ...

你信吗?信的话它就惊人,不信的话,就像2000年,2012年世界末日传言一样。

婴儿的眼睛07 LV9

发表于 11-3-2014 18:2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满袖 发表于 11-3-2014 16:21
打击肯定是大的。唯一的孩子成年,又没了,好一点的情况可能孩子已成家立业或有了第三代,对那些丧子或女 ...

那个关于失独家庭的专题我也看过, 心情也很难过很心酸, 由于中国的国策强制下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孩子, 中国的父母又习惯于全身心血都倾注于孩子身上, 作为一辈子的精神支柱, 而孩子成年后再失去的痛苦, 父母已步入暮年不可能再生一个, 于是余生只能在痛苦和思念中渡过。。。

当初看完后, 自己就想, 一定要好好地活着, 不单为了自己,也更为了父母。 如果决定孩子的话, 我会努力去生两个, 虽然到时不知道自己能力还是否允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