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2013-08-21 · 938 阅读
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所谓禅,是指不执著于所有境界相;所谓定,是指内不动心。所谓“禅定”,是指念心清净,外禅内定。所谓外禅内定,是指禅定一体:对外境不起缘染,对尘世种种的欲望不动心;对内心也没有贪爱,没有执著,既不昏沉也不糊涂。


  禅定的过程是先从入静开始,然后至静,再后寂静,最后达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从身空到心空,再从心空到虚空法界的过程。但是,要真正做到禅定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必须要具有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才能够突破所有生理、心理和意识上的障碍,最终达到禅定。


  禅定有六法,分别是:静,即放松下来;定,即专心致志;止,即摆脱一切私心杂念,让大脑放松;观,即一心一意地观想,令意志坚强;觉,即感觉敏锐,思绪空明;同,即无限可能。

版块:
佛教法音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2 个

护法满愿 LV8

发表于 28-11-2013 2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Moderator LV11

发表于 8-12-2013 19: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定-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