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09 个

男人如树 LV15

发表于 25-7-2013 09:0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yizi 发表于 25-7-2013 08:54
“名校PSLE平均分240”,哪一所小学平均分240呀? 我知道的莱佛士女子小学每年的平均分都在233左右。
莱 ...

南洋小学250以上的能占到接近50%, 平均分不详, 应该能有240吧

xiyizi LV9

发表于 25-7-2013 0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男人如树 发表于 25-7-2013 09:03
南洋小学250以上的能占到接近50%, 平均分不详, 应该能有240吧

南洋小学250分的接近50%,原因也是南洋小学有4个GEP班,别校好成绩转学去的也不少。
所以高分接近一半了。

而邻里小学,每年除了要向GEP学校输送GEP学生,失去一部分好学生,
4年级转学出去的好学生也比较多。

平均分自然是低一些的。

说来说去,主要还是生源的流向问题。

男人如树 LV15

发表于 25-7-2013 09: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xiyizi 发表于 25-7-2013 09:11
南洋小学250分的接近50%,原因也是南洋小学有4个GEP班,别校好成绩转学去的也不少。
所以高分接近一半了 ...

好吧, 不看PSLE成绩, 我们看GEP的录取情况, 这反映的是P1到P3的效果.

南洋小学每年有30-40人考上GEP, 培华小学每年有10-15人左右考上GEP, 邻里小学1-2人考上GEP

我承认主要是生源问题, 学校的作用不那么大, 那么物以类聚, 家长们想把孩子往好学生堆里面送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xiyizi LV9

发表于 25-7-2013 1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如树 发表于 25-7-2013 09:35
好吧, 不看PSLE成绩, 我们看GEP的录取情况, 这反映的是P1到P3的效果.

南洋小学每年有30-40人考上GEP, 培 ...

嗯,这是真的。按照世袭入学南洋小学培华小学的孩子, 家长多数都是受教育程度高的或者富裕家庭。
第二个原因是,名校的孩子不大可能转学出去。

比如,西部的普通小学树群和伟群小学,小三以前就有20多个学生申请转学去儒朗,南华等等。
前年,儒朗多开了一个班,收了很多树群和伟群小学的好学生。

去年儒朗考上GEP的14个,其中有好几个是从树群和伟群小学等小学3年级转学过来的。

树群,考上GEP的一般是3~5个。
伟群,去年考上GEP的4个,成绩最好的没有参加GEP考试。

所以说,差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

而且,儒朗的功课很多,考试很难,这所邻里名校确实是学校和老师抓得很紧的。
有些传统名校,只在5~6年级开始抓学习。

但是,传统名校的CCA非常丰富,老师对成绩较差的也很好。
这倒真是我看重并欣赏的。

敬而无失 LV6

发表于 25-7-2013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vivocity2010 发表于 25-7-2013 08:32
1。有程度多少的问题? 名校压力更大!
2。名校小学毕业平均分240,邻里学校平均分200,你的孩子进了名校 ...

1。有程度多少的问题? 名校压力更大! ~  谁说名校压力就更大?恐怕家长想把小孩从非名校转到名校在P1~P3的过程中对小孩施加的压力更大吧。

2。名校小学毕业平均分240,邻里学校平均分200,你的孩子进了名校就肯定可以达到240分了?
读书最重要的还是本人的素质+努力+家长的督导,学校好了,家长就可以轻松了的论调,都是没有做过家长的自己想出来的!
~ 读书最重要的还是本人的素质+努力+家长的督导,难道学校的师资,学风,传统和遗留下来的资源就没用?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加坡的小学差别根本没有朱墨这么大!
名校能脱弈而出,最主要的还是靠生源!不然转校生为什么要这么多要求?不然为什么这么多新移民的孩子都没有机会入名校,也能拿到260多的高分,进入4大名校中学?
~ 如果新移民的孩子小学能进好学校,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更有可能拿到高分进好的中学?

敬而无失 LV6

发表于 25-7-2013 1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xiyizi 发表于 25-7-2013 10:01
嗯,这是真的。按照世袭入学南洋小学培华小学的孩子, 家长多数都是受教育程度高的或者富裕家庭。
第二个 ...

看到南洋CCA的丰富选择,只能慨叹啊。

catcat LV5

发表于 25-7-2013 1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讲到来还是凤尾和鸡头的选择,曾经想过让儿子进家附近的乐赛,但从他3-5岁的表现来看,他动手能力强,逻辑与空间思维强,但语言能力与沟通能力差抗压能力也差,所以最终给他报读了一所中上游学校。

晓林 LV5

发表于 25-7-2013 13: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也没有啥不可以说的,晓林的看法和政府一向的观点一致,政府从来认为家庭程度较高的,培养出好孩子的几率较高。移民来新加坡的中国家长比新加坡家庭平均水平高不少,就算是一样教育水准下,中国家长的见识判断能力也不是新加坡同学历者可以比拟的,中国孩子出色一点都不奇怪,不出色才奇怪。
新加坡小学大多是放任自流的,至少在小一到小三,学校和老师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些新兴小学反而比传统名校更认真,如儒廊如南山等等。。。。。名校平均分高,真的不代表孩子进去了一定会高,家长不努力,孩子反而会自暴自弃,总是有些低分存在嘛。。。

露露XD LV12

发表于 25-7-2013 13: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的观点。

BB125 LV8

发表于 25-7-2013 14: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林 发表于 25-7-2013 13:04
其实也没有啥不可以说的,晓林的看法和政府一向的观点一致,政府从来认为家庭程度较高的,培养出好孩子的几 ...

你苦口婆心,多少人能听得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