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圆寂八周年纪念法会

2013-06-01 · 782 阅读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界,流行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尤以唐宋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本经结有深厚的因缘。

传说:参礼黄梅的六祖慧能,就是听了本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六祖以前,禅宗以《楞伽》印心,此后《金刚经》即代替了《楞伽》。

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可见他的弘通之盛!本经的弘通,也有他的特殊因缘。中国佛教的特点,一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从定发慧的体悟。二好简易,国人的习性好简,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

本经既重般若的悟证,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别的盛行起来!

(印顺导师,《般若经讲记》,p.1 ~ p.2)


【印顺导师圆寂八周年纪念法会】


谨订于102年6月2日(农历4月25日)星期日,上午8时至12时,为纪念印顺导师圆寂八周年,于福严精舍举行「金刚般若法会」。虔诚敬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及《佛说无常经》,以诵经功德,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法久住、法轮常转;并回向法界众生,六时吉祥、福慧增长。敬请诸位长老、法师、居士莅临参加,同沾法喜。

【福严精舍】
30065新竹市东区明湖路365巷3号
电话:03-5201240
传真:03-5205041

【印顺导师法语选粹 162】

修学佛法要从「闻所成慧」做起。从多闻(听讲、看经)佛法中,对于佛法生起正确深刻的了解,知道世间与人生的真相,深彻的信解佛法,三宝、四谛等功德。这要有从多闻正法所生起的智慧,才能正确的知道。得到这闻所成慧,才是进入佛法智慧的开始。
(《教制教典与教学》,p.173)





575434_575909042440667_1302207456_n.jpg
972284_577722158926022_2138400114_n.jpg
版块:
佛教法音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