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6 个

莫名的思念 LV8

发表于 10-3-2013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屋新措施受欢迎

● 黎远漪
高健康

住屋新措施普遍受欢迎,但分析师、议员与公众批评对离婚者与单身人士的购屋限制,希望政府再作检讨。

@黎远漪 高健康

[email protected]

  政府推出一系列住屋新措施,更全面地帮助首次购屋者及其他群体如第二次购屋者、年长者、离婚者和单身人士尽快实现拥屋梦,这一系列措施普遍受到分析师、议员与公众的欢迎,认为这显示政府听取民意,从善如流,但他们也批评对离婚者与单身人士的购屋限制,希望政府再作检讨。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前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的预算开支时,从短期救急和长远发展两方面阐释我国的公共住屋政策,既提出一系列解决眼前住房问题的“救急”措施,也提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新加坡人共同参与探讨组屋政策未来的走向。

  受访国人对照顾弱势群体的新措施大表赞赏。林利静(26岁,经理)说:“政府这次对‘夹缝群体’如离婚者和单身人士推出不少计划,显示政府关注民生,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

  何玉莲(43岁,前空姐)也说:“我是单身人士,早在五六年前就想申购新组屋,但一直不成功,如今政府终于听进去了,这是好事。许文远部长希望国人参与探讨未来的公共政策,我觉得我国社会如今每五年就会发生很多变化,这种检讨应该每三五年进行一次。”

  短期措施中最受关注的是政府首次允许单身人士申购新组屋,不过申请者必须年满35岁,月入不超过5000元。购屋限制引发不少争议,公众有弹有赞。

  也有单身者如洪惠芬(38岁,分析师)对政府设下5000元的月薪顶限感到失望,因为明年一加薪,她的薪水就会超出5000元,不符合购屋条件。她说:“我等了几年,如今终于等到了,但我却又不符合要求,我希望政府能调高月薪的上限。”
  不过何玉莲认为,两房式单位对单身人士而言已足够,“政府设定购屋年龄与收入限制,可确保申购者是真正有需要的单身人士”。

  许文远透露,政府接下来将设法让非成熟组屋区的新组屋价格回到当前房地产周期起始阶段的价位。不过受访的市场分析师大多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很不容易。

  博纳(PropNex)集团总裁伊斯迈认为,在建筑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要把屋价往下拉,“除非降低99年的屋契或以更低的建筑成本兴建新组屋”。

  不过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谢健平说:“我觉得部长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政府决心控制新组屋价格,决不让屋价涨得比国人的收入更快,会确保人们负担得起。”

  义顺集选区议员李美花也说:“目前多数人都以30年还清房贷,如果价格真的下降,或许20年就能还清,其余的储蓄防老。”

  国际产业顾问(IPA)总裁邱瑞荣指出,尽管政府大幅提升预购组屋的数量,并尝试抑制屋价上涨,但目前购屋者的一大焦虑是往往需等上三四年才能拿到钥匙,“政府应加快建造速度,以目前的建筑能力,缩短到两年至两年半应该没问题。”

  公众也对政府放宽离婚者的购屋限制,如购买受津贴组屋的年限从五年缩短至三年的新措施,表示欢迎。

  离婚快三年的李金树(30岁,销售员)说:“我和12岁的女儿目前住在一房式租赁组屋,她一直想要有自己的房间。这个计划来得很及时,再过几个月我就能申请新组屋了,非常期待。”

  不过李美花透露,有居民向她反映,希望政府进一步降低购屋年限,以让离婚夫妻更快申购组屋。

莫名的思念 LV8

发表于 10-3-2013 0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若为外国人租屋人数设限 可能推高个别组屋租金

● 黎远漪
业内人士说:本地有些组屋区会有较多外国人租房,若一旦设下人数限制,到时可出租的单位供应有限,但需求依旧高,这可能推高这些单位的租金,毕竟人人都想住在那里,必定价高者得。

@黎远漪

[email protected]

  为防个别组屋区聚集太多外国人,政府将探讨为外国人租组屋人数设限,分析师认为,若这类限制一旦出台,将有可能推高个别外国人需求较高的组屋单位租金。

  对于从即日起,组屋屋主出租整间组屋或个别房间给非公民或更新租约,都须向建屋局提出申请,获批的最长年限从三年减短至一年半,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会给一些租户带来不便,每隔一年就得重新签约,可能会迫使他们直接转向低端私宅租房。

  国会议员胡美霞(西海岸集选区)前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的开支预算时提议,将每座组屋的外籍租户人数比率限制在10%,以防个别地区组屋聚集太多外国人。

  许文远指这一建议有其道理,建屋发展局将就10%限制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会在日后公布更多细节。

  博纳(PropNex)集团总裁伊斯迈受访时说:“本地有些组屋区会有较多外国人租房,若一旦设下人数限制,到时可出租的单位供应有限,但需求依旧高,这可能推高这些单位的租金,毕竟人人都想住在那里,必定价高者得。”

  国际产业顾问(IPA)总裁邱瑞荣对此也持相同看法。

  他补充,本地不同地区因各种因素,会聚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像是裕廊西的工厂多、金文泰的学府多、波纳维斯达与荷兰村一带也有一些护士学校等,使得不少外国人会选择住在这些地方,方便上班、上学。若设下限制,推高租金是有可能的。
  ERA产业主要执行员林东荣则指出,政府在考虑是否要限制外国人租房人数、限制多少人时,若能视个别组屋区的情况而定将最好不过,但这也意味着推行的难度也会相对增加。

  另一方面,针对建屋局已从即日起对非公民租住组屋的年限设立更严格限制这一措施,伊斯迈认为,这很明确地向公众传达了“组屋是用来自己住,不是用来出租、投资”这一信息。

  邱瑞荣则认为,现在不少租约是两年租约,政府如今缩短租约最长年限,相信无论是对外国租户还是屋主都会带来诸多不便。

  他说:“外国租户现在可能只能签下一年租约,也就是需做好每年都得搬家的准备,这有可能迫使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外国租户直接转向低端私宅租房。”

  胡美霞则认为政府推出这项新措施是正确的一步。她受访时说,政府如今还在探讨该为外国人租组屋人数设下多少限制,一旦完成研究,政府将能尽快推行新措施。

  多数受访外国租户对于政府有意限制外国人租组屋人数感到遗憾。

  来自中国的刘亦凡(26岁,出版编辑)说,现在租房子已不容易,地点适合又负担得起的单位不多,若还要设限几乎是雪上加霜。

  他目前与另五名外国人、永久居民与公民同租先驱区一带的五房式组屋。

  刘亦凡说:“我希望政府在考虑设限时能试想一下,为什么有些组屋区住了许多外国人?若政策使得他们不得不搬离靠近他们工作、读书的地方,他们会很无奈。我了解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新加坡人,但可能也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加以平衡。”

  受访本地公众如住在碧山的张美芬(58岁,家庭主妇)则认为,若政府推出这一限制将显示政府确实有考虑到一些国人面对的不便。
  她说:“我听住在裕廊一带的朋友说她的组屋有一些外国人住,周末时会带不少朋友来,进进出出不断经过她家大门,让她感到不自在。”



fenixfly LV6

发表于 10-3-2013 0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新加坡人,轻松愉快购房. 秒杀苦逼的大陆人。

我的新加坡同事根本不着急结婚买房, 人家想的是先弄辆汽车开开.

2468o LV6

发表于 10-3-2013 0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放在桌面上了,挺好。但别抱幻想等房价跌哈。

大众买房,房价想回到过去是不可能了。政府顶多照顾下特殊群体,比如低收入家庭。

偏远地区如无名岛,20万,谁去??

Edwardmar LV9

发表于 10-3-2013 1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想回到过去,政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1。过去3年BTO的价格如此之高,如果接下来的BTO价格下调,那些人,政府如何安抚?
2。BTO价格下调,政府收益直接下降,在如今全岛公路大张旗鼓扩建的情况下,政府能舍得房地产这块吗?

但需要指出的是,BTO跟转售租屋不挂钩,这个想法很大胆,很有创意,赞~

lingbobo LV10

发表于 10-3-2013 17: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婚快三年的李金树(30岁,销售员)说:“我和12岁的女儿目前住在一房式租赁组屋,她一直想要有自己的房间。这个计划来得很及时,再过几个月我就能申请新组屋了,非常期待。”'

这个30岁有个12岁女儿的,够牛

qhqihao LV7

发表于 10-3-2013 2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很丰满 发表于 9-3-2013 16:03
没有一个计划可以让已婚但是还没小孩的夫妇受惠。。。

这个很对,只看到那些有孩子没房子一群的迫切需要,没看到没房子不敢有孩子的一群,许部长,不是每户家庭都敢在没房子的情况下有孩子的!有了孩子要人照顾,从之前的租一间可能要变成租整套,很多负担不起的人哪里敢先上船再补票呀。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