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08 个

4justice LV9

发表于 2-1-2012 0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虽说是人才在哪个学校都一样,道理是没错, 但我也可以说不上大学你一样能成材,看看比尔,HK李XX, 是不是要向他们学习?

若雷 LV10

发表于 2-1-2012 10:1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非常喜欢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在反映百姓心声反面做得很不错,今天又登了一位家长的信。教育部的官不好当啊。

DearDemi LV7

发表于 2-1-2012 11: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女儿很早就说今年2011年DSA是不可以appeal的。我说2010年有妈妈1天之内把女儿从德明转到南洋最后到了RGS,但女儿坚决说MOE说11年不可以。看来她说的是真的。

很不爽 LV4

发表于 2-1-2012 12: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麦燕麦 发表于 2-1-2012 11:29
据了解, 某些民间教育研究或热心人士,准备或已经向同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或建议, 包括:

1)逐步取消  ...

言之有理,受益颇深。但,请您注意下结论时不要太武断。那个家长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那个家长不 想自己的孩子进入最好的学校?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但得不到这个结果,家长能不痛苦吗?如果您认为是家长在无理取闹而教育部没有问题,那叫人情何以堪!
今天2号了,有关DSA appeal 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上了报纸让岛国尽知,但教育部出来发言了吗?如果教育部的政策没有问题,那他在等什么?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什么作风?!
新加坡从来标榜的是人才第一,但在今年的psle之后的招生过程中却出现政策不明朗,最好的学生不能进入最好的学校的怪现状,说来听来都是那么的讽刺!

pyc9988 LV4

发表于 2-1-2012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yc9988 于 2-1-2012 12:33 编辑
黑麦燕麦 发表于 2-1-2012 11:29
据了解, 某些民间教育研究或热心人士,准备或已经向同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或建议, 包括:

1)逐步取消  ...


不知道你是百姓还是教育部的官员,怎么对政策未来的方向那么熟悉? 你说的民间要提出的建议,跟我们在批评的根本是两回事。

如果你所说是事实,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再请搞清楚,如果政策有错误造成孩子的伤害,那可不是什么噪音!!有错就要指出来,就要纠正就要道歉,为什么还说成是噪音??难道大家默默承受错误的决策才是应该的?这次的错误受影响的人应该不少,也很多家长向学校表达了政策急转弯的不满。

重点是急转弯的不对,而不是影响了几个人,就算只有一两个孩子受影响,决策的错误就是错误,不能叫我们的孩子生吞下去吃死猫!!!如果医生开刀出错闹出人命,可以说因为只死了一个人所以家人要默默承受吗?又说什么医疗政策未来要慢慢改善所以现在大家多忍耐,可以这样说吗?

其实我们这样做是希望教育部能反省检讨和澄清决策过程,而不是继续打官腔粉饰太平。

相识 LV4

发表于 2-1-2012 1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相识 于 2-1-2012 12:38 编辑

父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对于教育部关于DSA appeal 是不是有硬性规定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当你拿到confirm leter or waitlist leter 时候学校会告诉你,你要是放弃要在哪个日期之前亲自致电学校告知。 不然就一定要读这所学校。。。。

还有公平不公平只是因为你站的立场不同。。请各位平静的想一想。。。。


“如果你今天appeal 成功了,那么你会对那个当初拿到waitlist leter 而没有成功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Psle 也好,MOE的不够完全透明的政策也好,这些仅仅是人生的开始,告诉孩子,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键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信自己的能力,用快乐,健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是给孩子虽好的财富。。。。



点评

对,过去是资源侵占,现在是没有尽到告知义务,问题都出在MOE。所以MOE要反省,要检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2012 12:46

poemlife LV4

发表于 2-1-2012 12: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yizhy,很不爽和pyc9988有理有据的说法,看了觉得欣慰。

现在大家讨论的是教育部的政策,为什么朝令夕改,要的是一个公正的说法。

mingab LV1

发表于 2-1-2012 13: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潜水,有几句话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注册了讲几句。

分数够了,却上不了心仪的中学,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因此而怪罪于教育部严格执行政策似乎有些强词夺理。

其实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听到了今年执行了CO后不可以转校的风声,无论在DSA的时候还是最后执行的时候,这样的讨论都没有中断过,翻翻网上的贴子就知道了。

两个朋友的孩子上不同的邻里小学,分别拿到了德明立化的CO(最后都考到了260+),妈妈都是很普通的家庭妇女, 不读报不上网, 但却都知道签了那封信就不可以换学校了。曾跟她们提过往年APPEAL的例子,但两人都告诉我,学校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她们今年不可以这样操作!

所以说教育部没有下达政策,学校没有通知是站不住的。

整件事情的问题只是在于太多人拿不准政策的执行力度,名校,教育部工作人员,家长。 就算MOE政策再怎么写的白纸黑字,因为往年的灵活性,大家都在观望,所以造成学校态度的摇摆,工作人员回复的不确定,等到最后一分钟,大家终于发现这次狼真的来了!

严格执行政策有什么错?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有刚好撞在枪口上的,大家只是不愿意偏偏是自己罢了。。。

支持教育部, DSA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经过考察, 大家签订了一个合同。如果说分数考得好就可以转换门庭, 那如果分数达不到COP, 是否学校可以拒绝接收,转而收其它分数高的学生呢?

一家之言, 对事不对人,得罪了。

很不爽 LV4

发表于 2-1-2012 1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识 发表于 2-1-2012 12:37
父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对于教育部关于DSA appeal 是不是有硬性规定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当你拿到con ...

您的孩子拿waiting list 吗?如果他(她)的分数到了要么被录取要么选校要么也去appeal, 对吧?考试的结果以分数为准,学生的录取也以分数为准,请您看清楚分数! 这才是游戏规则!问题是教育部今年修改了规则却扭扭捏捏地半明半暗地让人不清楚,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暗地里一刀砍下!我想这刀没砍到您的身上,您才在这里说的如此从容。
我们在这里不过是给教育部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便他以后可以做的更好,为了更多的孩子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要的也是教育部的一个说法,让我们知道他们收到了。希望教育部不要让我们等太久。
请大家理智地看这件事吧,它一为孩子,二为教育部,三为国家。
何错之有?

yishun2009 LV17

发表于 2-1-2012 1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shun2009 于 2-1-2012 13:38 编辑
很不爽 发表于 2-1-2012 12:15
言之有理,受益颇深。但,请您注意下结论时不要太武断。那个家长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那个家长不 想自己 ...


请你说清楚,什么是“最好的学生”,可以吗?为什么他们是最好的?他们一定要进最好的学校?你们的孩子(或者说你们自己)没本事没胆量在大考之前报最好的学校,大考之后,你们的孩子突然考好了,突然出高分了,好家伙,你们来精神了,所有好处一定要占完,是吗? 还是先看看你们的孩子吧,别老怪教育部,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