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8 个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18: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jokesong 发表于 26-2-2011 23:12
哦,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弥勒菩萨成佛时,很多众生得度,一方面是因为有了弥勒菩萨成佛这个缘分,一个是 ...

JOKESONG 师兄解释的非常好....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18: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18:33 编辑

问: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是否对?
    大安法师答:这个话是对的,这也不是有人说,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关键词屏蔽]。你靠自己的[关键词屏蔽]是什么?你一定要持五戒,行五常,杀、盗、淫、妄、酒你能够持好,仁、义、礼、智、信五常你能做好,这是你来世做人的条件。如果五戒、五常做不好,来世做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面,你把这因果法则对应关系知道了,你自己反观一下自己,你五戒做得怎么样?你五常做得怎么样?如果做得不怎么样,你不要去问人来世。“噢,我一定到三恶道里面去注册报到的。”可能谁也很难说:“我五戒、五常——拍个胸脯——是做得很好的。”连弘一律师都说他五戒——谈细的五戒他都没有做好,更何况一般的人。所以做人很困难的。佛陀已经给我们授记了:在这个地球的人当中,下辈子能做人的——能保持人身的是手上的土,失去人身的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土。你能有这么一个侥幸吗?万分之一的比例都没有。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容易呢?它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虽然我是造了三恶道的[关键词屏蔽],我下辈子保持不了人身,我是要到三恶道里去的人,但是由于我现在有惭愧心,有忏悔心,相信阿弥陀佛能救我,至诚地念佛——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阿弥陀佛以他的慈悲愿力,临命终时拿着莲华,亲自来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就比下辈子做人来得容易,而且容易得很多,就是这个道理。

heavy.rotation LV6

发表于 27-2-2011 2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ningxiaoyan 发表于 27-2-2011 18:26
关于未来世界的介绍(太悲惨了) 摘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第十八章 西安大兴善寺办学经过 ...        ...

好长的文章,学习了。

得到的心得,不啰嗦,也就4个字:把握当下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3 编辑

        五浊恶世
        众生浊:众生因为知见不正,烦恼覆心,因此不知孝顺父母,不懂修善去恶,不畏恶业果报,以致福报渐衰,苦报渐增,是为众生浊。 广义来说,我们人是众生,花草树木也是众生,山河大地亦是众生,众生的意思就是众缘和合而生。
        在现代来讲,一方面指我们行为的混乱、无秩序、无理性,这属于有情世界的众生浊;而无情世界的众生浊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浊恶。地球生态失衡,物种灭绝,气候反常,灾难不断,都是属于众生浊。
        命浊:因拔无因果致身口意造业无数,而恶报加重,致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 若遇战争、饥荒、疾病,则中途夭折,或遇车祸等意外事件(全球每年车祸死亡人数近100万),则不幸惨痛而死。如此不满百年的短暂生命,又兼中途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等无常危机,无法堪任长时长劫的佛道修行,故名为浊。
       所以,在我们这个浊恶的世间修行,不仅仅有种种我执、法执以及本身习气的障碍,以自力修学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更在末法时期,还有昙鸾大师所列出五大障碍:“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        那么靠我们自己一个罪恶生死凡夫一点点微薄的道心来对抗内外千军万马、万马千军的种种烦恼障碍,还要经过多生多劫的勇猛精进,大家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吗?
        所以,这时我们才能深刻体会阿弥陀佛有多么慈悲,没有阿弥陀佛,你和我在坐的每一位全部都生生世世在生死泥流里挣扎,何时才是出期啊?
        六欲天上现五衰
        三禅天上有风灾
        要君修到非非想
        不如西方归去来
        日落西山暮鼓催
        娑婆八苦实堪悲
        世出世间思维遍
        不念弥陀更念谁
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欲得解脱,须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四十次第,又须冒著“隔阴之迷”之险,方能证十地果位而得解脱(不退),已属不易,何况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佛果,更是难中加难。所以,古今中外之高僧大德,异口同声地循循善诱我们要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方有把握不退转菩提心,直到成就佛果。
        甲乙二人同修净土,甲发愿说:‘我命终时,一定要求得上品上生,如果是银台和铜台来迎接,就决不往生,愿意再生娑婆。’他的理由是在娑婆世界修一日一夜胜过在极乐世界修行百年。乙发愿说:‘我不求品位高低,眼前能够往生就先往生。’他的理由是菩萨都有隔阴之迷,先了生死,才是最稳当的计策。请问这两个人愿望,谁比较可取?
        当然是乙可取,甲好说大话,还不懂得净土的含义。他错在再生娑婆,去取金台,不知道一生西方就不退转,一生候补佛位,怎么还会忧虑取不到金台呢?如果引怀玉大师为例,那就要知道大师誓取金台,仍然在当生。(《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5 编辑

        二、往生净土必定成佛
        依仗佛力得不退转位看起来当然易行,一般人的疑问亦随之而来:佛力靠得住吗?真的有净土吗?往生后真的能成佛吗?
        阿弥陀佛神力可信吗?
        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往生论注•下》
        昙鸾大师强调阿弥陀佛本愿力绝对可靠,他以第11、18、22愿为中心,认为依靠佛的愿力便住正定聚;缘佛愿力,便至一生补处,直至成佛。
        第11愿:“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成佛。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
        第18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        第22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
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说明他的愿力全部实现。并且,正如他在48愿中所发誓愿,他的名号得到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赞叹:“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jie)称我名者,不取正觉。”(第17愿)
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无量寿经》
        昙鸾大师劝慰我们,对“他力”——佛本愿力,应该具足信心。“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
        所以,我们能往生,真实来说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全凭佛力。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救度,48愿形同虚设。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5 编辑

        往生净土能必定成佛吗?
        昙鸾大师认为弥陀净土是阿弥陀佛无漏善业成就的无漏果报,是法性清净之土,所以,不在三界之内。
        “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 ……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 胜过三界, 抑是近言。”(《往生论注》上)
        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
        (《略论安乐净土义》)
        三界之苦就在于我们生生世世在生死流转之中,“分段生死”,随着[关键词屏蔽]出生、受报,再造新业,死后再生再受报,永无出期。而生极乐国土“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全部都莲花化生,所以完全不在三界之内
        往生不仅永出轮回,享乐高于天界,而且往生即是菩萨。
        “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
        报生三昧:即八地以上菩萨受变易身时,自然产生的定(三昧)。此三昧是因果报而自然产生的寂静境地,既非意志作用或努力而有,也非由修行而得。若住此三昧,可任运无作地示现种种身,以济度众生与供养佛。能于一时一念中遍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教化,常作种种佛事,而并无往来、供养、度脱之想
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盘头(世亲)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往生论注》下)
        以上这两段话无非是说,八地以上的菩萨才称上“平等法身”,象龙树菩萨、世亲菩萨往生在初地以上,他们很快就能证得平等法身。其他往生弥陀净土者,不管是凡是圣,也能毕竟证得平等法身。得平等法身后,方有报生三昧之妙用,无心而作,于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成就殊胜功德。
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
                              《阿弥陀经》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6 编辑

        往生之后,品味高下有别,但是昙鸾大师指出,在极乐世界菩萨修学不是一级一级的修行,循序渐进是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的方便说法。凡夫可从秽土超生到净土,那么在净土修学也是跳跃式的,可以在一生之内直达等觉菩萨的位次。
        至于高品位往生,他们会“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当生成佛。
        “如经言,阿弥陀佛国有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皆当一生于他方次补佛处。”(《往生论注》上)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6 编辑

        称名念佛  止一切恶
        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        昙鸾大师认为:“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义:一者,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如来,愿生彼国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        愿生阿弥陀佛国土之心是以无上信心为根本,这不单是恭敬,而是以归命之想,把整个身心都投向阿弥陀佛为前提的。因为此愿生之心会自然生起对安乐国土和彼土的阿弥陀佛与菩萨大众的欣慕之情。此外,念佛往生的目的地是安乐国土,因为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是身土不二的,所以,“方便庄严(外用)真实清净(内证)”的阿弥陀佛所具备的无量功德,便在我们娑婆世界作为名号而表现出来。
        佛号和阿弥陀佛的清净本体是不二的,佛与国土的名号所具备的功德,会对称念名号的愿生者予以加持,自然止息能招致烦恼虚妄果报的行为,所以,能够止息愿生者的一切诸恶。所以在《往生论》中念佛功德,“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谓决定得生彼土”。
        二者,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亦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
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三业具足无量功德,生彼国者或因见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身”,或因闻阿弥陀佛的“至德名号、说法音声”,或因遇阿弥陀佛的“平等光照”,“闻平等意业”,就可解脱于三界轮转不停的一切身口意三业的系缚,“得平等法身”。
        也就是说主要是由于环境清净(器世间清净),在极乐国土不仅每天所见的都是菩萨伴侣,树也说法,鸟也说法,下雨雨也说法,微风风也说法,时时刻刻,身口意三业都在一个没有任何污染、任何恶缘、任何障碍的环境里,所以我们再大的恶因、再大的[关键词屏蔽]也无法现行,永不造身口意恶业。
        三者,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
        阿弥陀佛的自证与外用的功德之力无处不在加持,生彼国者,无论是谁,都不会停滞不前,而是自然能起大悲之心,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拔其苦难。可以说,“生彼国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所说的就是不得起求声闻辟支佛之心。
        这里昙鸾大师非常清楚的说明,念佛不但能止身口意及一切恶业,还能止只求自己解脱的声闻辟支佛心。可能对于初学者不太能理解,对于一个一心求往生的人来说,这些完全能够非常相应。所以,说念佛具足戒定慧、具足六度万行也是这个道理。

大圣王 LV7

发表于 27-2-2011 2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分享家师对于快与慢的开示~人间与西方。:loveliness:
凡夫的我们未登不退的根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
怎可修道一日,而胜于阿弥陀佛~西方佛土百年。

ningxiaoyan LV8

发表于 27-2-2011 2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ngxiaoyan 于 27-2-2011 20:54 编辑

        我们在无始劫以来,都是以身見、边見、邪見、見取见、戒禁取见作为自己的见解——见惑,不信因果、谤无大乘等驱使我们造业不断。又有贪、嗔、痴、慢、嫉妒、怀疑等与生俱来的习气促使我们不断造业而轮转生死,不得出离。
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地藏经》
                                             昙鸾大师强调,于此“五浊之世、无佛之时”,前途暗淡,成佛之路渺茫,依靠个人的力量去修戒定慧,断惑证真,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这个时代、我们现在的烦恼这么粗重、我们的习气这么顽固、我们向道、求解脱、出离生死的心又是如此微弱,所以除了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之力为增上缘、念佛往生安乐国的他力易行道外,我们无路可走。
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大集经》
        圣道门之诸教,历三时而渐趋衰灭,净土教卻渐兴盛,於末法一万年之后,尚能住世一百年。另就三时之修行证果而论,有谓正法时,持戒即能成就,称为戒成就;像法時,修禅即能成就,称为禅成就;末法时,惟依净土念佛法门方能成就,称为净成就。《末法灯明记》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