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的“忍”字,作何解?

2010-08-23 · 901 阅读
本帖最后由 护法满愿 于 23-8-2010 00:50 编辑

    佛经里的“忍”字,作何解?

    在佛经中出现大量的“忍”字,除了有“忍辱”的意思外,还有“认识”、“认可”、“认证”、“认知”、“信解”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后学有以下几个依据:

    1、《华严经》之《世主妙严品第五》云:“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
    是说,释迦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对“真实义”有了清净的认识、认知,有‘无差别的信’和‘无差别的解’,所以在果地上,才能得到‘色相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的境界。
    另外,“忍波罗蜜”又叫“孱提波罗蜜”,在《优婆塞戒经》之《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云:“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
    “认同”为“因”,“成佛”为“果”。这分别在两部经典里互相得以印证。

    2、古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基本上分两类:一是同音通假字,二是形似通假字,。“忍”通“认”,就属于同音通假字。

    3、“忍辱负重”,在表面现象上的;而其内在本质是对如来真实义的绝对认识、绝对认同。
   
    若您透达明了“如来真实义”了,明白这万事万物,都是转化演变过程中的幻相之时,您真的能够做到“忍辱负重”。真的!不信,您可以试试啊。呵呵……后学法喜充满!

    护法满愿的QQ:1363853469
版块:
佛教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